第175章 传承班(2 / 2)

石矶师傅小心翼翼地将瓷瓶放回锦盒,语气郑重:“古物修复我来教。我要让孩子们知道,每一件文物都值得敬畏,修复文物不仅是技术,更是对历史的尊重。我会把我这辈子积累的修复经验都教给他们,让这些破碎的珍宝能重焕生机。”

神医绝也笑着点头,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来:“草药知识和医术我来传授。我会带孩子们认识后山的一草一木,教他们辨别草药的功效,教他们简单的养生之道和急救方法,让他们既能守护自己的健康,也能帮助他人。”

看着五位师傅踊跃响应,司念零心中满是感动。他知道,这个“传承班”不仅是技艺的传承,更是精神的延续,是青岑山的师傅们对下一代的期许与守护。

司念衍也激动地拍手:“哥哥,这个主意太棒了!我也可以帮忙教大家画画,还能跟着绝爷爷学习草药知识。”

墨尘看着眼前的少年少女,眼中满是欣慰:“好,那咱们就把这个传承班办起来!我来负责宣传和招生,争取找一些真正热爱这些技艺、品行端正的孩子。”

“场地就用山庄的空房,演武场、画室、书房都可以用,药田也能让孩子们实地学习。”清风师傅补充道。

雷烈站起身,活动了一下筋骨:“我来整理演武场,再做一些适合孩子们用的木剑和拳脚靶。”

石矶师傅和神医绝也纷纷表示要准备修复工具和草药图谱,院子里的气氛一下子变得热烈起来,每个人都充满了期待。

月光下,圆桌旁的身影被拉得很长,欢声笑语回荡在青岑山的夜空里。司念零看着五位师傅脸上的笑容,心中无比坚定,他知道,从这一刻起,青岑山将开启新的篇章。

没过多久,青岑山传承班的消息就传了出去。起初只是附近村镇的家长带着孩子前来咨询,后来随着墨尘师傅在行业内的宣传,越来越多热爱传统技艺和网络安全的孩子慕名而来。他们年龄不等,最小的只有六岁,最大的不过十六岁,却都带着一颗求知若渴的心,来到了这座藏在深山里的山庄。

从那以后,青岑山彻底热闹了起来。

每天清晨,天刚蒙蒙亮,演武场就传来了整齐的练功声。雷烈师傅穿着黑色劲装,站在队伍前方,一招一式地示范着流云剑法,孩子们跟着他的动作,抬手、挥剑、转身,虽然动作还略显稚嫩,却都格外认真。阳光透过竹林洒在演武场上,孩子们的身影在晨光中跳跃,汗水浸湿了衣衫,却没有人叫苦叫累,眼神中满是坚毅。

与此同时,画室里也飘出了淡淡的墨香。清风师傅坐在画案前,手把手地教孩子们握笔的姿势,耐心地讲解着如何调墨、如何勾勒线条。司念衍在一旁帮忙指导,看着孩子们笔下渐渐成形的山水、花鸟,脸上满是欣慰。画室里静悄悄的,只有毛笔划过宣纸的沙沙声,偶尔传来清风师傅的指点和孩子们的提问,温馨而和谐。

书房里则是另一番景象。几张电脑桌整齐排列,墨尘师傅坐在前方的讲台前,一边操作着电脑,一边讲解着网络安全知识。孩子们睁大眼睛,看着屏幕上滚动的代码,认真地记着笔记。遇到不懂的问题,他们会踊跃举手提问,墨尘师傅总是耐心解答,还会组织大家进行模拟防御演练,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掌握知识。键盘敲击声此起彼伏,像是在演奏一首独特的乐曲。

药田里,神医绝师傅带着孩子们辨认草药。他弯腰拨开草丛,指着一株带着露珠的草药,详细讲解着它的名称、功效和采摘方法。孩子们蹲在地上,仔细观察着草药的叶片、根茎,时不时互相讨论着,有的还拿出小本子认真记录。药田里的青草香、泥土香混合着草药的清香,让人神清气爽。

石矶师傅的修复室里,孩子们围在桌旁,看着他小心翼翼地修复一件破损的瓷碗。石矶师傅一边操作,一边讲解着修复的步骤和技巧,从清理碎片、调配黏合剂到填补缺口、打磨抛光,每一个细节都讲解得十分详细。孩子们看得目不转睛,偶尔会小声提问,石矶师傅都会一一解答,还会让孩子们在一旁帮忙递工具,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古物修复的魅力。

青岑山的日子,就在这样充实而忙碌中一天天过去。孩子们不仅学到了实实在在的本事,更在五位师傅和司念零、司念衍的教导下,懂得了尊重、责任与守护。他们学会了互相帮助,学会了坚持,学会了敬畏传统,也学会了拥抱科技。

司念零偶尔会抽时间回山庄看看,看着演武场上认真练功的孩子,画室里潜心作画的身影,书房里专注编程的少年,药田里辨认草药的小小身影,他的心中满是欣慰。他知道,青岑山的技艺正在一代代传承下去,师傅们的期望正在实现,而青岑山的故事,也在这份传承中,翻开了崭新的篇章。

月光依旧温柔,竹林依旧青翠,青岑山的薪火,在岁月流转中,愈发旺盛,照亮了无数孩子的追梦之路,也延续着这座深山里的传奇与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