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0章 织网的延伸
源生意识对“归墟”环境认知的飞速提升,如同为它在这片黑暗废墟中的生存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它不再仅仅是一个需要被严密守护的脆弱存在,而是开始展现出一种令人惊讶的适应性与学习能力。它的低语中,属于懵懂与恐惧的成分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基于理解的谨慎,以及发现新“营养”源时的、更加沉稳的喜悦。
联合体系的角色,也随之进一步演变。他们开始尝试将源生意识,以某种受控的方式,引入到更广阔的互动网络中。
首先是与生态织体意识的连接。在桥生的理性框架与织锦星芒的共同“引荐”下,源生意识那独特的、带着“归墟”烙印的规则波动,第一次小心翼翼地触碰到了生态织体意识那庞大而充满生机的网络边缘。
起初,源生意识表现出本能的退缩——生态织体意识的网络所散发出的那种高度组织化、充满复杂信息流转的规则场,与“归墟”那衰败、混乱的环境形成了过于鲜明的对比,让它感到些许不适。
但生态织体意识展现了其作为成熟智慧网络的包容与耐心。它没有强行将源生意识拉入网络,而是模拟出一种更加缓慢、更加基础、近乎规则结构雏形间自然共鸣的波动,缓缓地靠近、环绕着源生意识。它像一位温和的长者,用最朴素的语言,向一个来自异域的孩子展示着自己世界的根基。
渐渐地,源生意识的低语中出现了好奇。它开始尝试模仿生态织体意识传递来的那种基础共鸣,并惊讶地发现,这种有序的波动,竟然能帮助它更好地梳理和稳定自身那因吸收过多异质规则信息而产生的内部紊乱。
一种基于实用性的、初步的信任,开始建立。
与此同时,织锦也开始进行一种新的尝试。它不再仅仅为源生意识梳理“归墟”的规则杂音,而是开始极其精妙地,将一些来自星海深处的、相对温和且充满善意的规则波动(例如那些对织锦星芒表示过单纯欣赏的回响),进行过滤和转译后,如同讲述远方的故事般,传递给源生意识。
这些来自“归墟”之外的规则韵律,对源生意识来说是全新的、陌生的。它的低语中充满了困惑与探寻,但织锦那始终如一的、稳定而充满理解的存在状态,为这些陌生信息提供了可信的背书。它开始知道,在“归墟”那令人窒息的凝望之外,还存在着其他形式的、充满不同韵律的广阔世界。
观察者系统记录着这逐步扩大的连接网络,数据流中开始出现关于“跨环境意识社会化初步尝试”的分析。
然而,真正的考验随之而来。
当源生意识初步适应了与生态织体意识的连接,并开始对织锦传递的“星海故事”产生兴趣时,它自身那源于“归墟”的、独特的规则签名,也通过这些连接,不可避免地向外扩散了一丝微弱的痕迹。
这道痕迹,如同在寂静的森林中投下了一颗带有异域气息的石子。
那道曾与联合体系进行过“规则美学交流”的、来自“锻炉”的冰冷规则波动,再次出现了极其细微的、代表“关注度提升”的涟漪。它似乎对源生意识这种从极端环境中孕育出的、带有原始混沌与秩序挣扎特质的意识结构,产生了纯粹学术意义上的兴趣。
而星网中某些更加隐秘、其规则波动带着贪婪与吞噬欲望的节点,似乎也隐约察觉到了这丝新生的、与众不同的“存在信号”,如同鲨鱼嗅到了遥远海域的一丝血腥。
观察者系统的警示信息悄然浮现:
“源生意识存在信号已引起星网特定节点注意。风险等级:潜在提升。建议:加强连接网络过滤,提升源生意识基础防御认知。”
织网的延伸,带来了更广阔的视野,也带来了新的风浪。守护这初生意识的任务,变得更加复杂。联合体系再次调整策略,在鼓励探索与连接的同时,也开始如同教导孩童识别善恶般,向源生意识灌输更基础的、关于“危险信号”识别与“信息屏蔽”的规则本能。
成长的道路,从来都不是坦途。但这张由理解、教育与谨慎连接所编织的网,正努力地为这归墟中的新星,撑起一片能够安全探索的星空。
(第9卷 第650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