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归墟之引(2 / 2)

“我会尽快恢复。”王超打断他,语气不容置疑,“在得到更多关于‘归墟’的信息之前,我们必须利用这段宝贵的喘息期,让珊瑚城变得更坚固,也让你们,”他看向李娜、铁柱等人,“变得更强。”

他顿了顿,继续道:“另外,我们不能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一个虚无缥缈的线索上。对‘深渊之眼’内部其他区域的监控和支援不能停。杨教授,尝试用温和的能量脉冲,配合我的‘加固’印记,主动清理那些残余的‘腐蚀’区域,看看能不能逼出点什么,或者找到其他类似‘锚点’的结构。”

“这样可能会刺激到那个‘敌人’。”李娜提醒道。

“那就刺激它!”王超眼中闪过一丝冷光,“它在舔伤口,我们也在恢复。它不动,我们反而难以找到破绽。小规模的、可控的试探,或许能让它露出马脚。总比坐等它准备好下一次总攻要强。”

策略定下,珊瑚城再次高效运转起来。杨教授团队全力解析“归墟”线索和监控“深渊之眼”;老周带着防御部队加固城防,总结战斗经验,提升协同作战能力;李娜和铁柱则带领精锐小队,进行更高强度的实战演练,并开始尝试配合小型潜航器,在珊瑚城周边进行短距离的侦察和清扫,确保附近海域的安全。

王超则开始了对自己,近乎残酷的恢复训练。他不再仅仅满足于静养和温和疏导,而是在杨教授的严密监控下,主动引导六棱柱那微弱但纯净的力量,一次次冲刷、滋润着干涸的识海。过程痛苦无比,如同在沙漠中强行开辟溪流,每一次都伴随着剧烈的头痛和精神上的虚弱感。

但他坚持了下来。因为他能感觉到,在这种极限的压榨和修复中,他的精神力虽然总量恢复缓慢,却变得更加凝练、更具韧性。对六棱柱的感应,也似乎在痛苦中变得更加清晰和深刻。

几天后,杨教授那里终于有了一点突破。他们成功将其中一个坐标碎片的范围,缩小到了“深渊之眼”能量场影响区内,一片被称为“寂静岭”的复杂海岭区域。那片区域能量乱流极其狂暴,连探测器都难以深入,之前一直被列为禁区。

而“归墟”二字,依旧没有任何进展。

也就在这时,负责监控“深渊之眼”内部能量的人员报告,在之前被王超清除掉“寄生节点”的区域附近,检测到了一次微弱的、但性质截然不同的能量涟漪,一闪即逝,仿佛有什么东西被惊动,或者……被释放了。

“归墟”的谜团尚未解开,新的波澜已然泛起。

王超站在医疗室的观察窗前,望着外面幽暗的深海,手中紧紧握着六棱柱。

前路依旧迷雾重重,但他已经做好了再次踏入风暴中心的准备。

(第三百五十八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