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干就干。珊瑚城的工匠和研究人员立刻行动起来,以那几块“安静”石头为核心,开始设计和制作各种形状的稳定器原型。有的做成挂坠,有的做成手环,还有的干脆嵌入到王超那身特制潜水服的肩甲和护腕里。
几天后,第一批成品出来了。王超戴上这些零零碎碎的“装备”,再次奔赴前哨站。
这一次,感觉确实不一样了。当他开始引导六棱柱能量构建“安眠曲”力场时,那些稳定器仿佛成了一个个微小的“锚点”,帮他分担了一部分维持力场稳定的压力。精神力消耗明显减轻,能量场的稳定性和持久性也提升了一截。
一次“演唱”下来,王超虽然还是累,但不再像之前那样直接虚脱了,至少还能自己站着走回潜航器。
“有效!效果很明显!”杨教授看着监测数据,喜形于色,“泄漏速率下降幅度比上次提升了百分之十五!力场持续时间也延长了将近十分钟!”
好消息一个接一个。小鱼那边也有新发现。他通过长期观察那片死寂海域边缘的能量流动,结合他爷爷传下来的那些“土法子”,居然大致摸清了那些空间褶皱和幽绿生物的活动规律!虽然做不到完全预测,但至少能提前预警,让大家避开最危险的时段和区域。
这样一来,前往前哨站的路途安全性大大增加。
拉锯战的天平,开始一点点向着珊瑚城这边倾斜。
王超的“安眠曲”唱得越来越熟练,配合着稳定器,效果也越来越好。泄漏点的扩张速度被有效遏制,甚至在某些时段出现了小幅度的收缩。
日子就在这种紧张而又规律的拉锯中一天天过去。王超的精神力在反复的透支和恢复中,似乎也变得更加凝练和深厚。
他对六棱柱的掌控越发精妙,甚至开始尝试在维持大范围“安眠曲”的同时,分出一丝心神,去更深入地感知“深渊之眼”那庞大意念中流露出的细微变化。
他感觉,那沉睡的巨兽,似乎对他们的“安眠曲”……渐渐习惯了?甚至偶尔会流露出一丝极其淡薄的、类似于“期待”的情绪碎片?就像习惯了睡前故事的孩子。
这个发现让王超又是欣喜又是担忧。欣喜的是他们的方法确实起到了积极作用,担忧的是这种“习惯”会不会产生依赖,或者在他们无法“演唱”时引发未知的后果。
但不管怎样,路已经走到这里,只能继续向前。
这场与时间和未知危险的拉锯战,还在继续。
而所有人都不知道的是,在远方那片被他们视为唯一希望的死寂海域最深处,那庞大意志的核心,某些更加古老、更加深沉的东西,正在这持续不断的“安眠曲”中,发生着无人知晓的细微变化。
(第三百二十六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