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天晚上,睡在真正有墙有顶的木屋里,感觉就是不一样。虽然地上只铺了干草和兽皮,虽然屋里还弥漫着新木和泥土的味道,虽然寒风偶尔还能从门缝里钻进来丝丝缕缕,但那种被包裹、被保护的感觉,是前所未有的踏实。
连守夜的人都可以待在屋里,透过预留的观察孔监视外面,不用在外面挨冻了。
第四十二天,是个难得的风平浪静的好天气,阳光甚至带来了一丝虚假的暖意。王超爬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检查木屋的密封性,还好,除了门缝需要再堵堵,其他地方都很结实。他看着屋里空荡荡的环境,心想还得弄点家具,比如床、桌子什么的,不过那都是后话。
眼下有个更紧迫的问题——肉食,尤其是喂那只越来越能吃的雏鸟。家里的存肉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减少,光靠陷阱和岸边捕捞,效率太低。他想到了那艘沉船,更想到了沉船附近可能存在的鱼群。
“今天,我们造条船!”王超宣布,“不用大,能坐两三个人,能划到沉船那片海域下网就行!”
这个想法让大家既兴奋又忐忑。造船,这可是个大工程。
“怎么造?我们连个钉子都没有。”陈威提出实际问题。
“用榫卯结构和捆绑。”王超早有想法,“找几根粗大的浮木或者砍伐质地轻的树,做成船体骨架,然后用坚韧的藤条紧紧捆绑固定,缝隙用松脂(之前发现过松树)混合木屑填塞防水。做成最简单的独木舟或者木筏样式。”
直播间里,观众们一听要造船,又沸腾了:
“造船了造船了!这是要征服海洋啊!”
“榫卯结构?超哥这是把老祖宗的智慧用上了!”
“感觉好难啊,能浮起来吗?”
“要是能成功,食物问题就解决一大半了!”
“期待!希望能成功!”
说干就干。早饭后,王超带着李娜和陈威去海边寻找合适的木材。最终,他们找到了几根被海浪冲上来的、粗大且质地较轻的枯木,又砍伐了一些笔直的小树。材料运回营地附近,王超开始指挥。
他先用斧头和凿子,在选作船底的主浮木上开挖凹槽,然后将作为肋骨的木料两端削出榫头,用力敲进凹槽里,形成基本的船体框架。
这个过程需要极大的精度和力气,李娜和陈威轮流抡锤,王超负责校准。榫卯结合处,再用烧热的钻头打孔,穿入浸泡过的坚韧藤条,死死勒紧。
聂思思则负责收集松脂,加热融化后混合细密的木屑,做成防水腻子。
整个造船过程比盖房子更繁琐,更考验手艺。一整天,营地周围都回荡着叮叮当当的敲打声和拉紧藤条的吱嘎声。进度很慢,直到下午,一个长约三米、宽约一米多、看起来十分简陋粗糙的船体骨架才勉强成型。
“今天先这样,”王超看着夕阳,抹了把汗,“明天再铺上木板(用砍薄的木材),密封缝隙,试试水。”
虽然船还没完工,但大家看着这个亲手打造的“巨舰”骨架,还是充满了期待。有了船,他们的活动范围将大大增加。
就在大家收拾工具,准备做晚饭的时候,那个熟悉的、冰冷的系统提示音,再次毫无预兆地响起:
【公告:国运求生游戏,第六周期(7天)生存评估结束。】
【现在根据各国度选手综合表现进行评分排名。评分标准包括:生存状态、营地建设、资源获取、团队协作、危机应对、技术发展、战略探索、可持续发展、创新应用等。】
【评分计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