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 > 第一百八回 强欢笑蘅芜庆生辰 死缠绵潇湘闻鬼哭

第一百八回 强欢笑蘅芜庆生辰 死缠绵潇湘闻鬼哭(2 / 2)

众人听了,都瞅了凤姐一眼,凤姐见状,便不再言语。

贾母想了想,说道:“我说个什么呢?‘公领孙’罢。”

下家是李绮,她笑着说道:“闲看儿童捉柳花。”

众人听了,都纷纷称赞道:“好!”

宝玉心里急切地想要开口,可那传递令盆的顺序还没轮到他。他正琢磨着,恰好令盆传到了跟前。宝玉伸手一掷,骰子落定,是一个“二”、两个“三”和一个“幺”。

他故意装作不解地问道:“这是什么?”

鸳鸯说道:“这是个‘臭’,你得先喝一杯酒,然后再接着掷吧。”

宝玉没办法,只得端起酒杯一饮而尽,接着又掷了一次。这一次,骰子显示两个“三”和两个“四”。

鸳鸯眼睛一亮,说道:“有了有了,这叫做‘张敞画眉’。”

宝玉一听,心里明白这是在拿自己打趣,再一看宝钗,只见她脸上也泛起了红晕。

凤姐在一旁听得一头雾水,还不停地催促:“二兄弟快说了,再找下家儿是谁。”

宝玉心里清楚这很难说清楚,便自认倒霉说:“算了算了,我认罚,我也没下家。”

过了令盆,轮到李纨,轻轻掷了一下骰子。鸳鸯看了看,说道:“大奶奶掷出的是‘十二金钗’。”

宝玉一听,来了兴致,赶紧跑到李纨身旁凑过去看。只见骰子的颜色红绿相间,十分好看,他忍不住赞叹:“这一个可真是好看得很。”

突然,他脑海中浮现出之前做过的关于十二钗的梦来,便呆呆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他心里暗暗思量:“这十二钗虽说是指金陵的,可怎么如今家里这些人,七大八小的,就只剩下这么几个了?”

他又环顾四周,看了看湘云和宝钗,虽说她们都还在,可唯独不见了黛玉的身影。一时间,他心里一阵难过,眼泪差点就忍不住要流下来。他怕别人看见,便借口说:“哎呀,我这身上燥热得很,我去脱脱衣服。”说完,他挂好了筹码,起身离开了座位。

史湘云看到宝玉这副失魂落魄的模样,还以为他是掷不出好的点数,被别人比下去了,心里不高兴才离开的,又觉得这个游戏实在没什么趣味,便也有些烦躁起来。

这时,李纨开口说道:“我实在说不出来了,而且现在席间的人也不全,不如就罚我喝一杯酒吧。”

贾母也觉得这个游戏不够热闹,便说道:“这个令儿玩得也不尽兴,不如就别玩了。让鸳鸯掷一下,看看能掷出个什么花样来。”

小丫头便把盛骰子的盆放在了鸳鸯面前。鸳鸯按照要求,将骰子掷了出去,结果是两个“二”和一个“五”,还有一个骰子在盆里不停地转着圈。

鸳鸯急忙喊道:“别出‘五’啊!”可那骰子偏偏就转出了一个“五”。鸳鸯见状,无奈地说:“哎呀,完了完了!我输了。”

贾母笑着问:“这个是不算什么的吧?”

鸳鸯回答说:“名儿倒有,只是我记不起对应的曲牌名了。”

贾母说:“你只管说那个说法,我来给你编个曲牌名。”

鸳鸯说:“这个叫‘浪扫浮萍’。”

贾母想了想,说:“这也不难,我替你想一个,就叫‘秋鱼入菱窠’。”

接下来轮到鸳鸯指定下一个人,也就是湘云,湘云马上说道:“‘白萍吟尽楚江秋’。”

大家都称赞道:“这句用得真贴切!”

贾母说道:“这酒令行完了,咱们喝上两杯,然后就吃饭吧。”她边说边回头看,发现宝玉还没进来,便问道:“宝玉去哪儿了,怎么还不来?”

鸳鸯回答道:“他换衣服去了。”

贾母又问:“谁跟着他去的?”

这时,莺儿走上前来回答:“我看见二爷出去,就叫袭人姐姐跟着去了。”贾母和王夫人听了,这才放下心来。

等了一会儿,王夫人派人去找宝玉。小丫头到了新房,看见五儿正在那里插蜡烛。小丫头便问:“宝二爷去哪儿了?”

五儿回答:“他在老太太那边喝酒呢。”

小丫头说:“我刚才就在老太太那里,是太太让我来找他的。他怎么可能还在那里,却让我来这里找呢?”

五儿说:“那我就不知道了,你到别处找找看吧。”

小丫头没办法,只好回来,路上遇见了秋纹,便问:“你看见二爷去哪里了吗?”

秋纹说:“我也在找他呢。太太们等着他吃饭,这会儿他跑哪里去了呢?你快去回老太太,别说他不在家,就说他喝了酒不太舒服,不吃饭了,先躺一会儿再来,请老太太和太太们先吃饭吧。”

小丫头按照秋纹的话回去告诉了珍珠,珍珠又依言回了贾母。贾母说:“他本来吃得就不多,不吃也罢了。让他歇歇吧。告诉他今天不用过来了,有他媳妇在这里呢。”

珍珠便对小丫头说:“你听见了吗?”

小丫头答应着,但又不便说明实际情况,只好在别处转了一圈,回来谎称已经告诉了宝玉。众人也没有在意,吃完饭便各自散坐,闲聊起来,不再提及此事。

话说宝玉一时间伤心难过,便走了出来。此时他心里乱糟糟的,完全没了主意。就在这时,只见袭人匆匆赶了过来,关切地问道:“这是怎么了?”

宝玉回答说:“没什么,就是心里烦闷得慌。她们在那儿喝酒,咱们俩不如趁这机会,到珍大奶奶那里去逛逛吧。”

袭人疑惑道:“珍大奶奶就在这里,咱们去找谁?”

宝玉说:“不找谁,就是去看看她现在住在这里,房屋条件怎么样。”袭人没办法,只好跟着宝玉走,一路上,两人边走边聊。

当他们走到尤氏住处附近时,看到一个小门半开半掩着,宝玉却没有进去。只见两个负责看守园门的婆子正坐在门槛上闲聊。

宝玉走上前去问道:“这小门平时开着吗?”

一个婆子回答说:“平时是不开的。不过今天有人出来说,老太太今天要用园里的果子,所以特意开着门等着。”

宝玉听了,便慢慢朝着那边走去,果然看到腰门也是半开着的,于是就准备走进去。袭人见状,急忙拉住他劝道:“别去了,园子里不干净,平时很少有人去,万一撞见什么不好的东西怎么办。”

宝玉仗着酒劲儿,满不在乎地说:“我不怕那些。”

袭人苦苦地拉着他,不让他进去。

这时,那两个婆子也走上前来说道:“如今这园子可安静了。自从那天道士把妖捉走以后,我们摘花、打果子,经常一个人在园子里走动都没事。二爷要是想去,咱们都跟着,有这么多人呢,怕什么!”

宝玉听了很高兴,袭人也不好再强行阻拦,只好也跟着一起进去了。

宝玉走进园子,眼前呈现出一片凄凉的景象。那些原本娇艳的花木,如今都已枯萎凋零;好几处亭台馆舍,原本鲜艳的色彩也早已斑驳脱落。远远望去,他看到有一丛修长的竹子,倒是依旧长得十分茂盛。

宝玉想了一下说“自从我生病搬出园子,住在后边,接连好几个月都不被允许到这里来,没想到这园子一下子就变得如此荒凉了。你看独有那几竿翠竹菁葱,这不是潇湘馆么?”

袭人听了,说道:“你都有好几个月没来园子了,连方向都搞不清楚了。咱们光顾着说话,不知不觉都走过怡红院了。”说着,她回过头,用手指向一个方向,说道:“这才是潇湘馆呢。”

宝玉顺着袭人所指的方向看去,说道:“可不是,真的走过了。咱们回去看看。”

袭人赶忙劝道:“天色已经晚了,老太太肯定正等着咱们回去吃饭,该回去了。”

宝玉没有说话,径自沿着旧路,自顾自地向前走去。

你说宝玉虽然离开大观园快一年了,难道他会把园子里的路都忘了吗?其实并非如此。只因为袭人担心他走到潇湘馆,想起林黛玉,又会伤心难过,所以故意用话敷衍过去。哪知道宝玉一心只想往潇湘馆那边走,加上天色已晚,袭人怕他沾染了什么不好的东西,所以当宝玉问起时,她就谎称已经走过了,想让宝玉别再往前。可没想到,宝玉心里惦记的只有潇湘馆。

袭人见他急匆匆地往前走,只好赶紧追上去。只见宝玉站在那里,好像看到了什么,又像听到了什么,袭人便问:“你听到什么了?”

宝玉说:“潇湘馆里还有人住着吗?”

袭人说:“大概没人住吧。”

宝玉说:“我明明听到里面有哭声,怎么会没人呢?”

袭人说:“你是心里作用,产生疑心了。你以前常来这里,总是听到林姑娘伤心哭泣,所以现在才会觉得还是那样。”

宝玉不信,还想再过去听听。这时,几个婆子追上来,说:“二爷,快回去吧!天已经晚了,别的地方我们还能走走,就是这里,路又偏僻,又听说林姑娘去世后,这里常常能听到哭声,所以大家都不敢走的。”

宝玉和袭人听了,都吃了一惊。宝玉说:“可不是!”

说着,眼泪就掉了下来,说:“林妹妹,林妹妹,你本来好好的,是我害了你!你别怨我,只是父母之命难违,并不是我辜负了你。”越说越伤心,最后大哭起来。

袭人正不知道该怎么办,只见秋纹带着一些人赶了过来,对袭人说:“你可真大胆!怎么带着二爷到这里来了?老太太和太太都急坏了,派人到处找,刚才腰门上的人说看到你同二爷来这里了,把老太太和太太吓得不行,还骂了我一顿,让我带人赶紧过来找,还不快回去!”

宝玉还在痛哭不止。袭人也不管他哭不哭了,和秋纹一起拉着他就走,一边给他擦眼泪,一边告诉他老太太有多着急。宝玉没办法,只好跟着他们回来了。

袭人深知贾母放心不下宝玉,便仍将宝玉送回到贾母那边。此时,众人都在等着,尚未散去。

贾母见状便说:“袭人,我向来知道你是个明白事理的孩子,所以才把宝玉交给你照看。可你今天怎么带他到园子里去?他病才刚好,万一再撞上什么不好的东西,又发起病来,这可如何是好?”袭人听了,也不敢辩解,只是低头默默不语。

宝钗见宝玉脸色不佳,心里着实吃了一惊。倒是宝玉怕袭人受委屈,便开口说道:“大白天的,有什么好怕的?我因为好些日子没到园子里逛逛了,今儿趁着酒兴,就出去走了走。哪里就会撞上什么不好的东西了呢!”

凤姐曾在园子里吃过大亏,听到这话,不禁寒毛倒竖,说道:“宝兄弟,你这胆子也太大了些!”

湘云则笑道:“这不是胆大,倒是心实。不知道他是去会芙蓉神了,还是去寻什么仙去了。”宝玉听了,也不答话。只有王夫人急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贾母见状,便问道:“你到园子里去,可曾被什么吓着了吗?这回就算了,以后要是再想去逛,一定要多带几个人一起去才行。好了,大家都早些散了吧。回去好好睡一觉,明天一早再过来,我还要补办一场,让你们再乐一天呢。可别因为他又闹出什么乱子来。”

大家听后,都向贾母告辞离开。薛姨妈前往王夫人那里住下。史湘云依旧留在贾母房中。迎春便去了惜春那里。其余的人也都各自回了自己的住处,不提。

只有宝玉回到自己房里后,不停地唉声叹气。宝钗心里明白他为何如此,却也不去理会他,只是担心他忧愁烦闷,会引发旧病复发,于是走进里间,把袭人叫过来,仔细询问宝玉去园子里时的情况。

不知道袭人会如何回答,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