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异世战歌 > 第65章 再次军改

第65章 再次军改(2 / 2)

“林卿,你怎么看?”

林枫思索片刻,站起身来开口道:“下官认为,就效果而言,米部长思虑周全,这是效果最好、调整最快、最简洁的方案了。”

说着,林枫几步来到地图前,仔细端量了一番后,继续道:“只是,下官想提议一些无关大局的小建议。”

“无关大局的小建议?”

米国明沉思了一下,开口道:“说说看。”

“下官的想法很简单,改名、改番号、改各军规模,并且启用军衔制度。”

“详细说说。”

林枫整理了一下思路,缓缓道出自己的想法。

首先,旗军更名为中央军,且不再以数字命名,每支军队都将有自己独属的番号。

禁军,规模扩大至一万五千人,驻地为武都。

第一军,防御影月王国,更名为武爵军,人数编制不变,驻地越北行省南寨城。

第二军,对峙北方旭日王国,更名为北府军,扩编至两万人,驻地为西北阿巴斯城。

第三军,以防御翼人族为主,更名为羽林军,扩编至两万人,接替原第五军,驻地为南方边陲望日城。

第四军,更名为黑旗军,扩编至两万人,驻地为西境重镇德尔咖,除了威慑迪安之外,也为日后一统人族后,防范兽族做准备。

第五军解散,原统领谢必安,调任禁军副统领。

原驻防军,更名为国防军。

原东境驻防军,改番号为国防东境军,换防至越北行省成河。

原北境驻防军,改番号为国防北境军,换防至缅因行省内比尔。

原西境驻防军,改番号为国防西境军,换防至查兰行省明月城。

三大国防军,统一扩编至三万人。

同时,在军职之外实施军衔制。

士兵:下士、中士、上士。

尉官:少尉、中尉、上尉。

校官:少校、中校、上校。

将官:少将、中将、上将、大将。

军务部部长米国明,为大统领,领大将衔。

国王陛下本人,掌帅印、持帅杖,为三军统帅。

地方守备队设立总队,总队下设支队(省),大队(郡),中队(城),小队(镇)防御终端以镇为节点。

守备队总队最高官职为统领,军衔为中将,各省级支队长为上校,重要省份,如边境要地支队长为少将。

国防军,统领为中将,副统领为上校。下属轻骑兵、重步兵千人长为中校,其余轻步兵千人长为少校。

中央军,统领为上将,副统领为少将。下属重骑兵千人长为上校,轻骑兵、重步兵千人长为中校,轻步兵千人长为少校。

这套方案,其实就是林枫参照前世各国近乎通用的军队组织架构,再结合云陆现有的情况,修改而来的。

其中的军衔、军职制度,是云陆前所未见的。

等到林枫表述完毕,众臣很是缓了一会。

林枫这套新的体系,完全有别于云陆的现有的军队制度。

从魔族时期开始至今,云陆诸族军队体系大相径庭,但还从未有和林枫提出的体系相似的制度。

顾燕回率先打破办公室内的沉寂,开口询问道:“这个军衔,有什么用?”

“军队,是由一线作战部队和二线后勤部队共同构成的。一线作战部队没什么好说的,但二线后勤呢?现在各国军方后勤部门的职级架构都很模糊,以军需处举例,军需处处长、副处长、干事、随军军需官,仅此而已。和一线部队交涉时,如何界定级别?比如处长,是统领呢?还是副统领?千人长?或是百夫长?”

林枫从桌上抽出一张白纸,寥寥几笔画下一个几个徽记。

“还有,现有体系中,区分统领、千人长的标识,是肩头上的流苏,可流苏只在正式场合出现,日常带兵或战时,那玩意太华而不实,相当碍事。所以,平日里大家基本是靠认脸的方式来区分军官的,这种方式实在是太落伍了。”

说着,林枫举起所画图样,给众人看个清楚。

“如果实行军衔制,在搭配相应等级的肩章、领章、臂章,就可以很好的做出等级的区分,也能明确各级军人的层级关系,更有利于强化指挥管理效能。”

米国明点了点头,认可了林枫的这个提案。

“似乎有道理,军人最重荣誉,军衔制度,确实能激发军人的荣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