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墨睁开眼,脸色有些凝重:“星桥中段有‘影’气残留,很淡,但在缓慢侵蚀星力流动。” 他指着罗盘,青铜烙印此刻泛着极淡的灰光,“这‘影’气和玄枢他们的力量同源,应该是之前‘索影者’探查时留下的。”
董雅南蹲下身,将定魂钟放在罗盘旁。钟体轻轻一颤,发出一道极细的金色光束,落在青铜烙印上。灰光瞬间被压制了几分,青铜烙印重新恢复了温润的光泽。“‘影’气还没深入星桥核心,暂时不会影响整体稳定,但必须尽快清除,否则会像蛀虫一样,慢慢啃噬星桥的根基。”
她从布包里取出一个小巧的玉瓶,倒出一点淡绿色的膏体,放在沈墨掌心:“这是‘清影膏’,用艾草汁和辰砂调的,能中和‘影’气。你将它抹在指尖,再用星力引导,就能清除那处卡顿点的‘影’气。”
沈墨看着掌心的 “清影膏”,质地细腻,带着淡淡的艾草香。他按照董雅南的说法,将膏体均匀抹在右手食指指尖,再次闭上眼,调动星力。这次,星力裹挟着 “清影膏” 的气息,顺着地脉涌向星桥中段的卡顿点。
淡绿色的气息与那丝 “影” 气相遇时,没有剧烈的碰撞,只有一阵极细微的 “滋滋” 声。沈墨能清晰地感觉到,“影” 气像是遇到了克星,开始快速消融,星桥的能量流动也随之变得顺畅起来。他不敢松懈,继续用星力包裹着 “清影膏”,将卡顿点周围的每一丝 “影” 气都彻底清除。
这个过程比预想中耗时,等他收回星力时,额头上已经渗出了一层薄汗。他睁开眼,看向罗盘,青铜烙印的灰光彻底消失,重新恢复了之前的温热感。“好了,‘影’气清干净了。”
董雅南递过一张手帕,语气带着一丝欣慰:“斋宫星桥比想象中稳固,‘索影者’留下的‘影’气还没造成实质损伤。接下来去南薰殿,检查水脉节点,确认星桥两端都没问题。”
沈墨接过手帕擦了擦汗,起身时腿脚有些发麻 —— 长时间盘膝静坐,加上星力消耗,身体还是有些吃不消。他活动了一下脚踝,目光落在斋宫正殿的斋戒牌上。阳光透过天窗,正好照在牌位上,金字反射出柔和的光,像是在无声地见证着这场不为人知的守护。
“玄枢说星桥是‘纽带’,可现在看来,只要清除‘影’气,星桥还能撑一段时间。” 沈墨边走边说,心中对玄枢的话又多了几分疑虑,“他会不会是故意夸大其词,想让我们放弃星桥?”
董雅南摇摇头,脚步顿了顿:“不一定。姑祖母说,‘地脉之核’的苏醒有个过程,现在星桥的稳定,可能只是‘九幽玺’在‘消化’之前吸收的能量,等它彻底醒过来,星桥的承载能力会受到更大的考验。” 她看向远处南薰殿的方向,那里的殿顶在阳光下若隐若现,“我们能做的,就是趁现在,把能加固的星桥都加固好,把能清除的隐患都清除掉,至少为后续争取更多时间。”
两人走出斋宫,清晨的风迎面吹来,带着东筒子河的水汽。沈墨握紧怀中的罗盘,青铜烙印传来的共鸣感越来越清晰 —— 南薰殿的水脉节点就在前方,那是第二座主星桥的另一端,也是接下来需要守护的阵地。
宫道上的游客渐渐多了起来,远处传来导游讲解的声音,带着几分热闹。沈墨与董雅南混在稀疏的人群中,像是两个普通的游客,可只有他们自己知道,脚下的每一步,都在守护着这片热闹背后的安宁。
走到南薰殿附近的拐角时,沈墨忽然停下脚步,看向怀中的罗盘。青铜烙印的光芒微微闪烁了一下,指向南薰殿的方向,没有异常,却让他心中莫名升起一丝警觉 —— 像是有双眼睛,在暗处注视着他们的一举一动。
“怎么了?” 董雅南察觉到他的停顿,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只看到来来往往的游客。
沈墨摇摇头,将那丝警觉压在心底:“没什么,可能是我太敏感了。走吧,去南薰殿。”
他不知道的是,在不远处的一棵古柏后面,一道穿着灰色外套的身影正缓缓收回目光。那人手中握着一枚黑色的令牌,令牌上刻着与 “索影者” 相似的纹路,却又多了几分陌生的符号。他看着沈墨与董雅南走进南薰殿的背影,嘴角勾起一抹难以捉摸的笑,随后转身融入人群,消失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