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预制菜进校园(2 / 2)

“暂时不能通知区里和相关部门。”李毅飞立刻做出判断“一旦通知,我们看到的就只能是精心准备的‘表演’。”

他想起了湾仔县的教训,信息的层层过滤和提前准备,会掩盖太多真相。

“那我们……”陈默询问地看向李毅飞。

李毅飞的目光投向校门口越聚越多、情绪逐渐激动的家长人群,又看了看手表。

“我们就在这里等。”李毅飞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看看学校,或者区里,会如何应对这群‘讨说法’的家长。

这比听十场汇报都更能看出问题。”

李毅飞带着陈默,退到更远处一个不引人注目的报亭旁边,如同耐心的猎手,静静观察着事态的发展。

他想知道,面对民众合理的质疑和愤怒,基层的治理者们,第一反应是疏导、沟通、解决问题,还是压制、推诿、掩盖矛盾?

放学铃声终于响起。

学生们开始陆续走出校门,但很快被校门口黑压压的家长群和紧张的气氛弄得有些不知所措。

学校的保安如临大敌,手拉着手组成人墙,防止家长冲击校门。

几分钟后,一个穿着西装、戴着眼镜的中年男子在校领导的陪同下,匆匆从校内走出,手里拿着一个便携式扩音器。

看样子,像是区教育局或者街道的干部。

“各位家长,请安静!请安静!”他试图用扩音器压制住嘈杂的声音,“关于学生配餐的问题,我们区教育局和学校高度重视!

我们选择的‘康乐源’公司,是资质齐全、通过正规招标程序确定的,所有餐品都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请大家相信政府,相信学校!”

这套官腔十足的回应,如同火上浇油。

“符合标准?标准就是给孩子吃这些猪食吗?”

“招标?谁知道你们怎么招的标!”

“我们不要听这些!我们要换掉这家公司!我们要吃现做的饭菜!”

“把校长叫出来!把教育局局长叫来!”

家长的声浪一浪高过一浪,那位干部的喊话完全被淹没,场面一度接近失控。

他只能一边擦汗,一边重复着“会研究”、“会反映”之类的空话,显然缺乏有效应对群体事件的经验和能力。

李毅飞在远处冷冷地看着这一幕。

基层干部的慌乱和苍白无力的回应,印证了他的猜测——他们要么对真实情况了解不深,要么就是心存侥幸,试图用“符合规定”来掩盖实质问题,缺乏真正解决问题的诚意和担当。

直到天色渐暗,在更多警力介入维持秩序下,聚集的家长才在得到“明天给予答复”的模糊承诺后,愤愤不平地逐渐散去。

李毅飞这才坐回车里,脸色阴沉。

他没有返回市委,而是让司机直接将车开到了白水区一家普通的宾馆入住,并要求陈默严格保密他的行踪。

在宾馆房间里,他立刻开始部署: “第一,陈默,明天一早,你想办法混入‘康乐源’公司的物流车队或者以其他方式,近距离观察其中央厨房的生产情况和配送流程,注意安全,只观察,不接触,不暴露。”

“第二,联系我们在白水区信得过的、与教育系统没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几位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请他们以个人名义,明天分别去几所使用‘康乐源’配餐的学校,实地看看学生午餐情况,听听学生和老师的私下反馈。”

“第三,让市委研究室,连夜整理一份关于‘预制菜进校园’的全国争议焦点、相关政策空白、以及专家观点分歧的详细背景资料,天亮前发给我。”

“第四,通知市纪委书记,让他准备一个精干的小组,随时待命,但在我下令前,不许透露任何风声。”

一道道指令在夜色中发出,目标直指“康乐源”和白水区教育系统可能存在的问题核心。

李毅飞要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耳朵去听,他要绕过可能存在的“信息堤坝”,直接触及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