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老师来电(1 / 2)

车轮碾过京城高速出口的减速带,发出沉闷的声响。

李毅飞松开攥了一路的深蓝色笔记本,封面上\"五省督察工作记录\"几个字边缘已经磨得发毛,页角还沾着点干涸的泥印 - 那是上周在平省北一个乡间小路踩到的。

副驾驶上的小王歪着头睡得正熟,微微张着嘴,手里捏着半根没吃完的油条。

后座的老张慢悠悠翻着手机相册,忽然笑出声:\"你看南方省那位老大爷,非往咱车里塞核桃,说'你们是好官,得多补脑'。

那会儿毅飞你还跟大爷开玩笑,说'这核桃要是能补脑,咱天天来您这儿蹭吃'。\"

李毅飞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望向窗外。

六月的京城已经初显盛夏的光景,路旁梧桐枝叶繁茂,阳光透过缝隙洒下斑驳光影。

他想起三年前从燕京大学毕业时,是在春天,手里攥着通知书,去部委报到。

那时他才23岁,却用四年时间读完了本硕博。

\"说起来,你在江东省当县长时才24岁吧?\"老张放下手机,语气里带着佩服,\"那个新能源回收工厂的事,我可是在新闻上看到了。

这事儿做的漂亮,眼光独到,在咱们系统里都传开了,说你这个年轻县长有能力。\"

李毅飞笑了笑,指尖摩挲着笔记本封皮:\"那时候刚当县长,啥都不懂,就记得老师说的'揣着理字做事',硬着头皮上罢了。好在最后没辜负组织的信任。\"

车子驶入市区,窗外的高楼大厦逐渐多了起来。

李毅飞掏出手机发了条微信:\"下高速了,十分钟到家。\"几乎瞬间就收到回复,苏舒发来信息:\"红烧肉在砂锅里,毛巾在洗手池边,赶紧回来!

车刚停稳,李毅飞拎着行李箱就走。刚到到四合院门口就闻到熟悉的肉香,是他最爱吃的冰糖红烧肉。

打开门,进到四合院,李毅飞就看到苏舒系着米白色围裙,头发随意挽在脑后,脸上还沾着点面粉,看样子是在准备什么面点。

\"可算回来了!\"苏舒一边说一边伸手接过他的行李箱,\"红烧肉我都热三回了 - 你看你这箱子,都磨破了,明天我再去给你买个新的。\"

李毅飞弯腰换鞋,发现鞋柜里多了双灰色软底拖鞋,是他最喜欢的款式,\"新买的?\"

\"你上次不是说旧拖鞋硌脚嘛,逛街时看见就买了。\"苏舒转身往厨房走,声音从厨房里飘出来,\"赶紧洗手,菜都好了。

对了,妈昨天打电话,问你这次回来能不能多待几天,说你当县长那会,天天泡在办公室,都没好好休息过。\"

李毅飞洗完手凑到厨房门口,看着苏舒在灶台前忙活。砂锅里冒着热气,油花裹着葱段上下翻滚,散发出诱人的香味。

他从后面轻轻环住她的腰,苏舒反手拍拍他手背:\"别闹,油溅到你衬衫上又得我洗 - 你瞧瞧你这副样子,比在江省当县长那会还瘦,那时候你至少还有时间吃食堂,这次督察怕是连正经饭都没吃几顿。\"

\"真想你了。\"李毅飞把下巴搁在她肩上,声音里带着疲惫,\"这大半年跑下来,有时候一天就睡四小时。

昨天在南方某省乡下,还被老乡家的狗追了半里地,现在想想还后怕。\"

苏舒手里的锅铲顿了顿,转过身仔细端详他的脸,指尖轻轻划过他眼下的青黑:\"你啊,总是这么拼。

当县长时为了新建园区,在那跑了很久,回来晒得跟黑炭似的,还笑着说只要园区能建好就值了'。

苏舒拉着李毅飞到客厅说道,\"你看你昨天视频里的样子,眼神都累得没光了。\"

\"说吧,这次回来能待几天?去年你从地方挂职回来,屁股都没坐热就去出差,这次别又跟我说'组织安排'!你才26岁,别把身体熬坏了。\"

李毅飞看着她鼓着腮帮子的样子,忍不住笑出声:\"这次真不一样,领导说让我先歇几天,然后接手些新工作,估计能在家多待阵子。\"

\"你可别骗我!\"苏舒哼了一声,在沙发上坐下,\"你跟我爸简直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我爸当年在地方工作,一年回不了几次家。有次我妈生日,他非要露一手做红烧鱼,结果把鱼煎成了黑炭,还嘴硬说是'新式做法,外焦里嫩',我妈直接把盘子端走:'别糟蹋粮食,我去楼下买现成的!'\"

李毅飞笑得前仰后合,都能想象出老丈人在丈母娘面前认怂的模样。

他凑近苏舒,一本正经地说:\"我保证比你爸强,这次回来,我给你露一手 , 对了,我还学了做你爱吃的番茄炒蛋,这次肯定不会把鸡蛋炒糊。\"

\"得了吧你。\"苏舒笑着把他推开,\"上次你帮我炒鸡蛋,差点把油烟机都点着了,还是乖乖待着吧。不过你能有这份心,我就知足了。\"

晚饭后,苏舒蜷在沙发上刷平板,屏幕上一个博主正讲解小菜园改造。

李毅飞坐在旁边翻杂志,空调凉风轻轻吹拂,房间里只有苏舒偶尔的轻笑声。

就在这时,手机突然响起。看到来电显示\"伊院长\",李毅飞愣了一下。这是他大学时的院系院长,现在在地方任职,最近很少联系。

\"稍等一下,是伊老师。\"李毅飞对苏舒轻声说了句,快步走到旁边接起电话,语气无比恭敬:\"老师,您好。\"

\"毅飞啊,听说你回京城了?\"伊院长的声音还是老样子,温和里带着点沙哑,像大学时在办公室跟他聊论文那样亲切,\"在家歇得怎么样?没把自己累垮吧?你才26岁,身子骨得顾着点,别跟在大学时似的,为了赶论文熬通宵。\"

\"挺好的,昨天刚回,今天在家补了觉,缓过来不少。\"李毅飞笑着说道,\"老师,您找我是有急事吗?\"

电话那头沉默了两秒,接着传来伊院长略显严肃的声音:\"毅飞,我找你,是有件硬事想托你。这边开发区整改遇到难题,拖了半年没进展。

违规占耕地、虚报投资额,问题一箩筐,当地官员要么敷衍应付,要么互相打太极,整改方案推了三个月,一点进展都没有。

我想起你大学那会写的《基层经济监督的困境与突破》,里面分析问题的劲儿,跟你在江东当县长遇到的一模一样,就想让你来这边,接下这个摊子。\"

李毅飞心里猛地一跳。那边的开发区问题之前听别人提过,已经换了两任负责人,都因为\"阻力太大\"没能扛下来。

可一想到伊院长当年的教导,也想到自己在江省当县长时处理过的事情,也算有这方面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