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紫云宗临时洞府的陈平,并未立刻有所动作。他如同真正闭关一般,足不出户,连日常的丹药领取都暂时搁置,洞府外的阵法始终处于完全开启状态,隔绝内外。
他知道,周毅乃至其背后的刘通、乃至可能存在的其他眼线,此刻定然如同嗅到血腥味的鲨鱼,紧紧盯着他这里的一切风吹草动。他在坠星原外围布下的疑阵,需要时间来发酵,也需要对方去“验证”。
果然,在他返回宗门的第三天,一道极其隐晦、若非他神识接近金丹几乎无法察觉的探测波动,悄然扫过他的洞府阵法。这波动带着一丝执事殿特有的规制气息,却又夹杂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阴冷,显然是周毅或者刘通在试探。
陈平心中冷笑,不动声色,甚至刻意让自身气息在阵法内显露出一丝“紊乱”和“虚弱”,仿佛真的在压制某种反噬或是艰难炼化着什么。
与此同时,他并未闲着。在洞府最深处,他又布下了数层隔绝与防护禁制,确保万无一失后,才再次取出了那枚让他又爱又恨的“星骸死寂石”。
此次坠星原之行,虽然危机四伏,但也让他明确了方向。想要快速提升实力以应对眼前的困局和未来的大风浪,有效利用这枚奇物是关键中的关键。而之前构思的,以混沌衍道诀推演「生死轮转篇」来化解死寂之气的想法,必须尽快付诸实践并取得进展。
他没有再冒然引动其中的星辰之力,而是将玉盒置于身前,自身盘膝而坐,心神彻底沉入对混沌之道的推演之中。
脑海中,《混沌衍道诀》的总纲缓缓流淌:“混沌者,无形无质,先天而生,包罗万象,衍化万千…” 以往,他更侧重于“衍化”,衍化五行,衍化风雷,衍化诸般术法神通。而此刻,他需要深入理解“包罗”的另一面——包容生死,调和光暗。
他回忆着引动星辰之力时那磅礴的生机,更仔细品味着那丝死寂之气带来的万物终结、一切归墟的意蕴。生机令万物生长,死寂令万物消亡,这本是天地循环的法则,是构成世界不可或缺的两极。
“我的混沌,不应只包容‘生’,也应容纳‘死’…” 陈平喃喃自语,指尖混沌真元流转,时而化作充满活力的翠绿灵光,时而模拟出灰败枯萎的衰亡气息。但这仅仅是形似,缺乏那种源自大道本源的“死寂”真意。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星骸死寂石”。此物内部,星辰之力与死寂之气平衡共存,正是最好的观摩对象。他不再试图引动力量,而是纯粹以神识去“阅读”那种平衡的结构,去感悟死寂之气的本质。
这是一种极其危险的悟道方式,如同在万丈深渊上走钢丝。他的神识小心翼翼地靠近那团盘踞在奇石核心的“墨迹”,感受着那能将一切生机冻结、让灵魂颤栗的冰冷与虚无。
一次,两次…每当神识过于靠近,便有被那死寂意志侵蚀同化的风险,他不得不一次次强行切断联系,神魂如同被冰针刺穿,带来阵阵剧痛与眩晕。
但他没有放弃。混沌道基在压力下缓缓运转,如同最精密的仪器,分析、记录、尝试理解这种截然不同的力量属性。渐渐地,他对死寂之气的感知不再仅仅是“冰冷”和“毁灭”,更感受到了一种“绝对的静”、“万物的终末”、“规则的沉寂”。
不知过了多久,或许是一天,或许是三天。陈平猛然睁开双眼,瞳孔深处,左眼有混沌星云生灭,右眼却仿佛化为一片亘古死寂的虚空。
他双手缓缓抬起,在胸前结出一个奇异的手印。左手拇指扣住中指,象征“生”之轮转发起;右手食指笔直,其余四指内扣,象征“死”之寂灭终结。
体内混沌真元随之而动,不再是无序流转,而是沿着一条全新的、更加玄奥复杂的路线运行。路线途经的经脉,一半传来暖洋洋的生机滋养之感,另一半却传来针扎般的刺痛与冰寒,仿佛在经历着微小的生与死的循环淬炼。
这便是他初步推演出的「生死轮转篇」基础运转法门!
他深吸一口气,再次将目光投向“星骸死寂石”。这一次,他运转起这初步成型的「生死轮转篇」,一缕融合了微弱生机的混沌真元,如同探针般,缓缓刺向奇石。
“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