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三十,除夕。
西晋,青州城皇宫内,虽也张灯结彩,准备着年节事宜,但御书房内的气氛却与这喜庆格格不入。
丞相扶舜步履匆匆而入,脸上带着一丝压抑的兴奋,向端坐于龙椅上的萧瑾易躬身行礼:“陛下,刚收到云赫通过秘密渠道传来的消息。”
萧瑾易放下手中的朱笔,抬眸:“讲。”
“云赫称,他已初步选定大宛朝中一人,认为其可为内应。”扶舜压低声音,
“乃是户部尚书,陈进庭。此人之姐乃大宛淑妃,育有六皇子胤骞。云赫言,陈进庭与其姐淑妃,对太子胤桁独断专行、尤其力排众议册封云氏女之事早已心怀不满,且六皇子渐长,淑妃母子未必没有更进一步之心。云赫建议,可许以重利,并暗示愿助六皇子……更进一步,或可将其拉拢,以为内援。”
萧瑾易眼中精光一闪,陈进庭……此人他略有耳闻,是淑妃的弟弟,六皇子的舅舅,如今在大宛朝中掌管财政,地位不低。
若能将其策反,无疑是在大宛心脏埋下了一颗威力巨大的棋子。
而扶持一个更有“合作意愿”的皇子,远比对付铁板一块的胤桁要容易得多。
“云赫倒是会挑人。”萧瑾易冷笑一声,“陈进庭……确有可乘之机。告诉云赫,朕准了。让他设法与陈进庭接触,探其口风。所需金银财物,可酌情支取。但要切记,务必小心,绝不可暴露自身与我西晋的关系。”
“老臣明白。”扶舜应道,随即又道,“陛下,臣以为,陛下可给予他一个名分,以便日后行事,亦可提振我方士气。”
萧瑾易沉吟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决断:“准。即日起,朕便册封云赫为‘剿宛大将军’,总领……对大宛边境滋扰事宜。告诉他,朕期待他建功立业,一雪前耻。”
这“剿宛大将军”不过是个虚名,旨在安抚和利用云赫,真正的指挥权自然还在西晋将领手中。
“陛下圣明!”扶舜深深一揖,“如此一来,云赫必当竭尽全力。老臣这就去安排,令其不日便可着手策划,对九洲城等地进行试探性攻击,一来试探大宛边防虚实,二来也可制造紧张,配合内部策反。”
“去吧,万事谨慎。”萧瑾易挥了挥手。望着扶舜退出的背影,他嘴角勾起一抹冷酷的笑意。
胤桁,这个除夕,朕送你一份大礼,但愿你来年,还能有心情过团圆年。
同一日,大宛宛都,东宫。
天还未大亮,胤桁便已起身,穿戴整齐太子朝服,准备入宫参加除夕日的朝会大典。虽是国家假日,但岁末的祭祀与典礼尤为隆重。
他离开时,云清珞也已醒来,裹着厚厚的寝衣站在殿门口相送。胤桁回身,替她拢了拢衣襟,柔声道:“外面冷,快回去再歇会儿。等孤回来。”
“嗯。”云清珞乖巧点头,目送着他挺拔的身影消失在晨雾中,心中充满了安宁与期待。
这是他们和好如初后共同迎接的第一个新年。
胤桁走后,云清珞也没了睡意。用过早膳,她便兴致勃勃地指挥着宫人开始布置疏影轩,
大红灯笼高高挂起,崭新的桃符贴在宫门两侧,处处洋溢着辞旧迎新的喜庆气氛。
暖阁里,炭火烧得旺旺的。云清珞褪下厚重的斗篷,只穿着一件杏子红的锦缎小袄,坐在窗边的炕上,面前摆着红纸和剪刀。薛嬷嬷和觉夏也围坐在一旁,三人一边说笑,一边灵巧地剪着窗花。
“王妃您看,老奴剪的这个‘喜鹊登梅’可还像样?”薛嬷嬷笑着展开自己刚完成的作品。
“像!真好看!嬷嬷手真巧!”云清珞拿起仔细端详,赞不绝口。
觉夏也不甘示弱,拿起自己剪的连年有余图案:“王妃,您看我的!”
“都好,都好!”云清珞眉眼弯弯,自己也拿起剪刀,仔细描摹,剪出了一对栩栩如生的龙凤呈祥。
她的手指纤细灵活,红色的纸屑纷纷落下,图案逐渐成型,引得薛嬷嬷和觉夏连连称赞。
剪好的窗花被小宫女们小心翼翼地拿去,贴在擦拭得一尘不染的玻璃窗上。
阳光透过红色的窗花照进来,在室内投下斑驳陆离的光影,更添了几分暖意与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