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士们自有将士们的封赏,朕已命兵部拟定章程,断不会亏待了他们。”
皇帝缓缓开口,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给你的,便是你的。莫非,你嫌朕的赏赐不够?”
最后一句,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试探。
胤桁抬起头,目光坦然地对上皇帝的审视,声音清晰而坚定:“儿臣不敢。父皇赏赐,恩重如山。只是……儿臣确有一事相求,望父皇成全。”
“哦?何事?”皇帝挑眉,身体微微前倾,似乎来了兴趣。殿内众臣也竖起了耳朵,想知道这位刚刚立下不世之功、却推辞厚赏的宸王,究竟想要什么。
胤桁顿了顿,似乎在斟酌措辞,但眼神却没有任何犹豫,他拱手,一字一句地说道:“儿臣恳请父皇,为儿臣赐婚。”
赐婚?众人皆是一愣。宸王不是已经娶了镇北将军云赫之女云清珞为正妃了吗?为何还要请旨赐婚?
皇帝眼中也掠过一丝疑惑,但并未打断他。
胤桁继续道,声音平稳,却带着一种不容错辨的认真:“儿臣在南境两年,幸得一位女子悉心照料。她于儿臣有救命之恩,更在两年的艰难岁月中,与儿臣相互扶持,情深意重。儿臣已与她许下终身,并已将她带回宛都。此女性情温婉,品性端淑,儿臣心仪已久。恳请父皇恩准,赐她为儿臣侧妃,以全儿臣心意,也给她一个应有的名分。”
他这番话,说得合情合理,有情有义。救命之恩,战场相伴,情深意重,许以侧妃之位,似乎并无不妥。然而,听在知情人耳中,却不啻于一道惊雷!
宸王出征在外,不仅打了胜仗,还带回了一个红颜知己,甚至要请旨立为侧妃!这将那位才嫁入王府两年、独守空闺的正妃云清珞置于何地?将云家的脸面置于何地?
皇帝沉默了。他手指轻轻敲击着龙椅扶手,深邃的目光在胤桁脸上盘旋。他自然知道这其中的关键。云清珞是云赫的女儿,是皇后的亲侄女,胤桁此举,表面上是请旨赐婚,实则是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毫不留情地打了云家和皇后的脸!
更是明确地宣告,他胤桁,绝不会受云家女儿的掌控,他心中所属,另有其人。
这是在利用皇权,来对抗云氏一族的渗透和掌控。同时,也是在试探他这个父皇的态度。
一时间,乾元殿内落针可闻。众大臣屏息凝神,不敢发出丝毫声响。
良久,皇帝才缓缓开口,声音听不出喜怒:“你既已与她许下终身,又将她带回,可见用情至深。侧妃之位……倒也使得。”
他没有立刻答应,也没有拒绝,而是将问题轻巧地拨开,“不过,纳侧妃虽不如娶正妃规制严谨,但也需遵循礼法,尤其你身为亲王。此事,朕还需与皇后商议一二。毕竟,涉及后宫规制,皇后统领六宫,她的意见也很重要。”
这话说得滴水不漏,既没有驳了刚刚立下大功的儿子的面子,也没有立刻得罪势力庞大的云家,更是将决定权部分推给了皇后,自己保留了回旋的余地。
胤桁心中冷笑,面上却依旧恭敬:“儿臣明白。一切但凭父皇与母后做主。”
“嗯。”皇帝点了点头,“你一路劳顿,先回府歇息吧。赐婚之事,朕会与皇后商议。”
“儿臣谢父皇。儿臣告退。”胤桁行礼,干脆利落地转身退出了乾元殿。
他知道,皇帝不会立刻答应,但也没有明确反对,这就够了。他的态度已经表明,剩下的,就看皇帝如何权衡,以及……皇后那边会有什么反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