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蜜,你亲自下场示范,并尽量带动其他艺人参与。”
“就以古代服饰为主题,要制作出高质量、有吸引力的短视频,利用你的流量为平台初期引流。”
“记住,”陆羽最后强调道,“这是一场持久战,也是一场认知战。”
“我们不去争论,不去辩驳,只是展示。”
“任何可能引发意识形态对立的内容,都坚决不能出现。”
金钱的力量是巨大的,当“惊蛰资本”全力推进某个项目时,进度是绝对的快。
七月末,北美和欧洲的线上推广攻势已经打响。
社交媒体广告、网红培训、线下活动预热同步进行。
陆羽拥有超前的事业,熊猫短视频平台界面友好,操作简单,算法精准,很快就吸引了一批追求新鲜事物的年轻用户进入。
张朦和杨蜜,在国内则掀起了一场拍摄短视频的大动员。
熊猫传媒设立了“星辰大海”创作基金,举办了多场针对海外短视频创作的培训营。
教授创作者们如何选题、如何拍摄、如何配乐、如何添加字幕,才能跨越文化鸿沟。
一时间,许多嗅到机会的年轻人开始加入。
一位名叫“璇玑”的博主,穿着精美的唐制汉服,在纽约时代广场翩然起舞。
古典与现代的强烈对比,引来无数路人围观和拍摄。
一位生活在成都的法国小伙“皮埃尔”,用幽默的视角记录他学习川菜的过程。
他被辣得涕泪交横,却又欲罢不能的样子令人捧腹。
旅行博主“行影”用无人机拍摄的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云雾缭绕的峰林景观,宛如仙境,震撼人心。
还有心灵手巧的工匠复原古代榫卯结构,妆容博主复刻唐代仕女妆造,武术爱好者展示行云流水的太极功夫……
杨蜜身先士卒,发布了一条穿着戏中华服在故宫红墙下“变装”回到现代的短视频。
灵动俏皮,瞬间在平台引爆,播放量数千万,让无数国外国网友惊叹于华夏古建筑之美和服饰之华丽。
“panda Shorts”没有刻意强调“华夏”属性,但这些充满生命力、创造力和独特文化魅力的内容,本身就成了最好的名片。
它们像一颗颗色彩斑斓的糖果,包裹着中华文化的内核,被精准地投喂给了算法背后的西方年轻用户。
起初,只是好奇的点击和点赞。
渐渐地,评论区开始出现各种语言的惊叹和询问:
“这衣服太美了!在哪里可以买到?”
“这个地方是真实存在的吗?我一定要去!”
“华夏菜看起来和我在中餐馆吃的完全不一样!”
“谁能告诉我这个背景音乐的名字?”
信息茧房,正在被这些看似微不足道,却充满吸引力的短视频,悄然撬开一道微小缝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