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剧本定稿,角色争夺(1 / 2)

几天后,熊猫大厦十四层,编剧创作室里烟雾缭绕,桌上摆满了《三国志》、《后汉书》等各种文献资料。

在这间小小的房间里,集合了数名华夏顶尖编剧。

除了兰晓龙和高满堂,还有《大明王朝1566》和《雍正王朝》的编剧刘和平以及《亮剑》和《汉武大帝》的编剧江奇涛。

陆羽站在小黑板前,写下了三条要求。

“各位老师,我的要求就三点。”

“第一,历史质感。我们要尽量还原公元208年真实的三国。”

“第二,人物重塑。曹操是乱世英雄,是诗人,军事家。”

“周瑜文武兼备,有雄才大略,江左风流。”

“第三,战争逻辑。冷兵器战争不是街头斗殴。”

“每一场战役,为什么打,怎么打,武器、阵型、天气、地理,都必须有坚实的逻辑支撑。”

刘和平扶了扶眼镜,问出了自己的问题:“我觉得咱们首先应该确定主角是谁,以谁的视角来进行创作。”

陆羽点点头,“刘老师您说的对,这个我已经考虑好了,曹军以曹操为主要视角,孙刘联盟以周瑜为主要视角。”

兰晓龙有些疑虑:“陆导,看三国的观众肯定大都喜欢蜀国,如果按照你这个思路来写,蜀国方面的戏份是不是太少了?”

……

一场关于剧本的讨论随即展开,有几位顶尖编剧的帮助,剧本打磨的进度自然快上不少。

然而,第一次剧本研讨会时,中影和澄天都不是太满意。

中影方的制片人李主任说道:“陆导,你这个剧本侧重的都是魏国和吴国,蜀国方面只有诸葛亮有一些戏份。”

“我觉得观众对关羽,张飞,赵云的兴趣肯定会超过黄盖,许褚,曹仁这些,能不能增加一下这些人的戏份。

陆羽解释道:“李主任,赤壁之战主要就是曹孙之战,刘备一方说白了就是个打酱油的,强行加戏会削弱主线剧情。”

“我相信只要拍的精彩,观众也不会在意咱们拍的是关羽还是黄盖。”

澄天的女制片人则质疑道:“这个剧本女性角色太少了,而且几乎没有感情戏,这样会丢失很多女性观众的。”

“我们是不是可以考虑,给周瑜或者诸葛亮增加一条感情线?”

“比如周瑜与小乔的恋情,或者诸葛亮跟某个虚构的民间女子……”

陆羽心里翻了个大大的白眼,直接打断道:“这是《赤壁》,不是《三国演义》同人爱情故事。”

“可是市场……”女制片人试图争辩。

陆羽又打断了她,“市场需要引导,而不是一味迎合。”

“如果为了所谓的市场,像吴宇森的剧本那样,把曹操拍成情圣,把赤壁之战拍成三角恋的背景板,那才是对观众和历史最大的不尊重!”

“如果澄天坚持要加感情线,”

说到这里陆羽顿了一顿,目光扫过吴克波,“你们可以另请高明。”

场面瞬间僵住,韩三坪赶紧安抚道,“哎,小陆,大家这不是在讨论嘛。”

“我觉得这版剧本比吴宇森的那一版强多了,吴总你觉得呢?”

吴克波扯了扯嘴角,皮笑肉不笑的说道:“既然韩总都这么说了,那就按陆导的意思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