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底,陆羽回到国内,开始投入《风声》的后期制作。
燕京的初冬,寒风渐起,电影圈也迎来了每年一次的颁奖季。
然而,对于《人在囧途》团队来说,相比于票房上取得的辉煌成就,这个颁奖季却显得有些冷清。
现在的百花奖奖项很少,《人在囧途》只提名了最佳故事片。
颁奖典礼当晚,陆羽并没有亲临现场,而是由张朦代替他去参加。
结果也没有出乎陆羽的预料,《人在囧途》一无所获,《张思德》大获全胜。
对此陆羽也没觉得有什么问题,《人在囧途》是商业喜剧,艺术深度确实差一些,不受金鸡百花奖评委会待见早在他的预料之中。
却没想到第二天,网络上突然就有一些质疑陆羽的声音冒出来。
“《人在囧途》只是商业成功,艺术性欠缺。”
“陆羽只能拍喜剧,导演功力差远了。”
“百花奖证明,《人在囧途》只是票房的巨人,却是艺术的矮子。”
还有一些人开始翻旧账,重提“馒头血案”事件,说陆羽缺乏导演应有的艺术追求和道德素养。
熊猫传媒内部不少人都感到愤愤不平,想对那些言论作出回击。
陆羽却很冷静,他告诫公司的艺人们不要理会那些。
如果遇到媒体提问,就统一回复:《人在囧途》是商业喜剧电影,它为群众带去了欢乐,已经实现了自身价值,不需要再用奖项来证明什么。
因为熊猫传媒的冷淡应对,网上的这波舆论并没有掀起太大水花,但却持续不断,惹人心烦。
几天后,张朦兴冲冲的走进剪辑室,脸上带着掩饰不住的喜色。
“《人在囧途》获得了六项金马奖提名: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摄影,最佳新人奖和最佳男配角。”
“《疯狂的石头》也获得了三项提名,最佳导演,最佳男配角和最佳原创剧本。”
“刚才这一届的评审团主席张昌演亲自给我打的电话,他力邀你亲自去现场参加典礼。”
“我听着话音儿,《人在囧途》肯定是得奖了!”
“太棒了!”
“恭喜陆总!”
旁边的几个工作人员闻言一阵欢腾,陆羽也非常高兴,毕竟谁又不想得奖呢。
“行,既然金马奖这么给面子,我们也要充分表达尊重,这次我亲自带队。”
金马奖的提名名单传出,网络舆论立刻转向。
那些之前贬低质疑陆羽的声音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突然冒出来许多夸赞陆羽和《人在囧途》的言论。
“金马奖认可《人在囧途》的艺术价值。”
“陆羽获得最佳导演提名,打脸质疑者。”
“《人在囧途》很好看,获奖是应该的。”
“《人在囧途》能获得几项大奖?”
晚上,张朦开心的拿着笔记本电脑给陆羽看网上的帖子。
“亲爱的你看,现在网上有好多人支持你啊,以前那些诋毁你的帖子都不见了,微博上也全是留言支持你得奖的。”
陆羽接过电脑看起来,却越看越感觉不对劲。
“朦姐,这些帖子不是咱们公司弄出来的吧?”
张朦笑着说道:“怎么会,我可没让宣传部门发过这种帖子,这些都是网友们自发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