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今天真的不想加班 > 第177章 来自集团高层的不同声音

第177章 来自集团高层的不同声音(1 / 2)

陈静的报告像一块被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星辉集团最高决策层激起了层层波澜。那份措辞严谨、数据详实,却结论矛盾的评估,让原本就对林眠及其模式抱有不同看法的高管们,找到了各自论证的依据。一场没有硝烟的争论,在总部顶层的会议室里激烈上演。

“我认为这份报告恰恰证明了我们之前的判断!”负责集团创新业务板块的副总裁周锐第一个发声,他年富力强,一向以敢于打破常规着称。他手指点着报告上那些亮眼的数据,语气激动,“百分之三十五的交付周期缩短!零重大故障!百分之九十八的客户满意度!最重要的是,零主动流失率!各位,在现在这个人才比黄金还贵的时代,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竞争力!这意味着我们如果能将这种模式成功复制,哪怕只复制一半,都能在人才争夺和项目交付上建立起巨大的优势!”

他环视四周,目光灼灼:“至于所谓的‘个人依附性’和‘不可复制性’,我认为是陈静观察员的思维局限。任何革命性的管理模式在初期都是带有强烈个人色彩的!苹果的乔布斯,特斯拉的马斯克,哪个不是如此?关键不在于模式是否完美,而在于我们是否敢于去学习、去提炼、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我们不能因为害怕风险,就拒绝一种可能引领未来的工作方式!我建议,集团立刻成立专项小组,深入研究林眠模式,并选择一到两个非核心事业部进行试点,给予充分的授权和资源支持!”

“我完全反对周副总的激进提议!”一个沉稳而略带沙哑的声音响起,是主管集团人力资源与组织发展的副总裁,德高望重的李明翰。他推了推鼻梁上的金丝眼镜,脸色凝重,“周副总只看到了数据的光鲜,却选择性忽视了报告中最核心的警告——对组织纪律性和统一文化的破坏!”

他拿起报告,翻到后面几页,声音提高了几分:“什么叫‘挑战管理者权威’?什么叫‘削弱传统控制手段’?什么叫‘引发文化混乱’?这是动摇企业根基的致命毒药!星辉能发展到今天的规模,靠的是什么?是靠无数员工恪尽职守、努力拼搏的‘奋斗者精神’!是靠令行禁止、高效协同的组织纪律!如果每个员工都学着林眠的样子,到点下班,拒绝‘非核心任务’,甚至公然在会议上休息,我们这艘航母还怎么开?会不会瞬间变成一盘散沙?”

他看向首席执行官詹姆斯·刘,语气恳切:“詹姆斯,我们不能被短期的、局部的效率提升蒙蔽了双眼。林眠的模式,是建立在沙滩上的城堡,看似美丽,却经不起风浪。它过度依赖个人,无法形成组织能力,更重要的是,它传递的价值观与我们星辉的核心文化背道而驰!这不仅仅是管理问题,这是意识形态问题!是原则问题!我强烈建议,集团应立即明确态度,否定这种危险的‘个人英雄主义’倾向,并责成鼎盛科技管理层对其进行约束和规范,防止其不良影响进一步扩散!”

“李副总未免太过危言耸听了。”一位负责市场与战略的女高管赵敏开口了,她思维敏捷,以务实着称,“我认为陈静的报告很客观,既肯定了优点,也指出了风险。我们作为决策者,需要的是平衡和智慧,而不是简单的支持或否定。林眠的模式确实有其独特性和难以复制的一面,但其中蕴含的‘聚焦核心价值’、‘激发个体创造力’、‘关注员工福祉以提升长期绩效’的理念,难道不正是我们一直在倡导的方向吗?”

她顿了顿,继续说道:“我同意大规模推广风险巨大,但完全封杀更是因噎废食。我建议,我们可以采取‘隔离观察,有限汲取’的策略。比如,可以考虑以投资或成立独立工作室的方式,将林眠及其核心团队‘剥离’出主业务体系,给予他足够的空间去实践和完善他的模式。这样,既可以利用他的才华为我们探索新的可能性,又能将潜在的风险控制在可控范围内,避免对主业务造成冲击。同时,我们也可以从中汲取有益的管理经验,潜移默化地改进我们现有的体系。”

“独立工作室?那和星辉还有什么关系?我们是要吸收他的经验来强大自身,不是要养一个不受控制的‘国中之国’!”李明翰立刻反驳。

“吸收?怎么吸收?把他那套‘睡觉最重要’的理论写进我们的员工手册吗?”另一位偏向保守的高管嗤笑道。

“难道我们庞大的集团,连容纳一点不同声音、尝试一点新模式的魄力都没有了吗?”周锐毫不示弱。

会议室里,支持派、反对派、中间派各执一词,争论不休。支持者着眼于未来的可能性和惊人的数据,反对者坚守着组织的稳定和文化的纯粹,中间派则试图寻找一条折中的、风险可控的道路。

声音越来越高,气氛也越来越激烈。这已经不仅仅是对一个子公司特殊人才管理方式的争论,更是关乎星辉集团未来走向、文化定力和创新勇气的一次深层博弈。

詹姆斯·刘总裁始终沉默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在光滑的桌面上轻轻敲击。他面前摊开着报告,目光深邃,看不出任何情绪倾向。

他欣赏林眠的才华,那份业绩数据确实让他心动。作为一个领袖,他渴望能找到提升组织效能、激发创新的钥匙。但同样,他比任何人都清楚维持一个庞大帝国稳定运行的艰难,任何可能破坏现有平衡的因素,都必须慎之又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