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后,富俊杰借着午休时间,给王晓薇回了信,字斟句酌地写下自己的近况,也小心翼翼地提起对未来的期许。一来二去的书信往来,成了两人之间最特别的连接,在忙碌的工作和生活中,为彼此增添了一份温暖的牵挂。
富锦华和韩志伟的收入都不高,加上宋春芳花钱依旧没有计划,韩家的生活并不宽裕。为了改善家里的生活,让孩子过上好日子,富锦华下定决心,等攒够本钱,就把饭店开起来。
她开始更频繁地去市场考察,留意不同季节的食材价格和供应情况,还特意去几家口碑好的饭店吃饭,仔细琢磨人家的菜品搭配和服务细节。
韩志伟虽然话不多,但看妻子如此上心,也默默支持,下班后会主动帮她照看孩子,周末还陪着她去看合适的门面。
富锦华把之前列在旧笔记本上的菜谱反复修改,结合冰城人的口味偏好,调整了菜量和调味,比如红烧肉要多放冰糖收浓汤汁,锅包肉的糖醋汁比例要恰到好处,外酥里嫩还得带着点果香。她甚至开始练习记账,把每天的开销和可能的盈利都一笔一笔记下来,本子上密密麻麻的字迹,都是她对未来的精打细算。
赵慧芳身体好转后,也常常过来帮她参谋,两个女人凑在一起,从店名的最终敲定到餐具的挑选,都讨论得热火朝天,仿佛之前的阴霾从未出现过,那份对生活的热情,又重新在她们眼中闪耀起来。
经过一番筹备,加上丈夫和弟弟、弟媳的支持,富锦华辞去了电影公司的工作,“大富大贵”择日便可开始营业。
开业前夕,汪秀云把她和师父张巧珍的剪纸作品装裱起来,挂在小饭店的墙上。
剪纸色彩浓烈,图案鲜活,一幅“年年有余”里的红鲤仿佛要从纸上跃出,另一幅“花开富贵”的牡丹开得正艳,给素净的墙面添了不少喜气。
富锦华看着墙上的剪纸,又看看身边忙前忙后的家人,心里既踏实又温暖,仿佛已经看到餐馆客似云来的热闹景象。
她深吸一口气,指尖轻轻拂过剪纸边缘,眼神里满是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
因为资金有限,饭店暂时没雇人,富锦华做厨师,赵慧芳做服务员。韩志伟则负责采购每日新鲜的食材,确保每一份菜品都用料实在。
开业当天,富锦华凌晨三点就起床备菜,切配、腌制、熬汤。赵慧芳早早换上干净的围裙,把桌椅擦得锃亮,还在每张桌子上摆了一小碟自家腌的酸黄瓜开胃。富俊阳特意请了半天假,帮忙招待客人。
附近的老街坊听说新开了家常菜馆,都好奇地过来看看热闹,有的还当场点了菜,想尝尝富锦华的手艺。第一锅红烧肉刚出锅,浓郁的香气就飘出店门,引得路过的行人纷纷驻足,探头往店里张望。
“姐,我刚才问了几个客人,都说你做的菜好吃,味道地道!”富俊阳倒了杯水,兴冲冲地跑进后厨,对姐姐说。
富锦华正在颠勺的手顿了顿,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她用围裙擦了擦手,接过富俊阳递来的水杯抿了一口,声音带着一丝疲惫却难掩兴奋,“那就好,咱们做的就是家常味道,能让大家吃得满意,比啥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