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那就换软刀子(1 / 2)

二十年了,他是第一个敢在自己面前说出这番话的人。

他不是在请求也不是在施舍。

他是在给出一个承诺,一个足以让任何身处地狱的人都无法拒绝的承诺。

“我凭什么信你?”

“就凭我已经让赵家,把红星钢厂和五个亿,都吐了出来。”

他太清楚赵家的能量了,能从那头饿狼嘴里抢下食来,眼前这个年轻人的手段和魄力,已经超出了他的想象。

就在这时,探视室的门被敲响了,一个狱警出现在门口,指了指手腕上的表。

时间到了。

“好。”

陆承舟终于下定了决心,他拿起了电话,用最快的语速说道。

“配方,在我的脑子里,但二十年了,我需要看到我当年的研究笔记,才能将它完整地复原出来。”

“笔记没有被抄走,我藏在了我的女儿那里。”

“她叫陆嘉禾,当年我出事后,她就被她母亲带去了南方,改了姓,叫林嘉禾,我只知道她后来考上了复旦大学,学的是新闻。”

“找到她,告诉她,‘燕子飞回来了’。”

说完,他便挂断了电话,在狱警的催促下,站起身,深深地看了江恒一眼,转身走出了探视室。

江恒放下电话,默默地消化着这最后的信息。

林嘉禾,复旦新闻系。

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名字,在他的记忆深处,掀起了一丝涟漪。

他走出燕山监狱,刺眼的阳光让他有些睁不开眼。

赵家的反击,比他想象的还要快。

就在他去监狱的这两个小时里,赵明轩和吴峰已经带着财务和律师,再次出现在了钢厂。

他们没有再提资金监管的事,而是直接甩出了一份份红头文件。

“江厂长,根据京城市环保局的最新规定,像我们这种高污染,高能耗的老旧企业,必须在一个月内,完成环保设备的升级改造,否则,将面临无限期停产整顿。”

吴峰推了推眼镜,脸上挂着程序化的笑容。

“另外,消防,安监等部门,下周也会来厂里进行联合大检查,希望厂里能做好准备。”

一张张无形的网,从四面八方,悄无声息地罩了下来。

这是阳谋。

他们抓住了国企改革和城市发展的命门,用最合规,最正当的理由,来给江恒设置障碍。

断你原料,查你环保,审你安全。

三板斧下来,别说起死回生,红星钢厂连喘气的机会都没有。

江恒没有理会这些,他现在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他直接去了机场,登上了飞往西疆的航班。

赵家以为切断了北方矿业的供应,就能扼死他。

他们却忘了,华夏地大物博,最好的铁矿,从来都不在北方。

而在那个后世被称为“华夏新钢都”的地方。

巴州,一个此刻在地图上还名不见经传的小城。

那里,坐拥着全国储量最大,品位最高的铁矿,只是因为交通不便,技术落后,才一直没有被大规模开发。

江恒的目标,就是它。

飞机落地后,江恒甚至没有进城,就直接包了一辆越野车,朝着戈壁深处的矿区驶去。

与此同时,远在京城的赵家大宅里,赵卫国正悠闲地修剪着一盆名贵的君子兰。

“爷爷,那小子已经穷途末路了。”

赵明轩站在一旁,脸上是掩饰不住的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