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8章 吐火古城(1 / 2)

次日清晨,当天边渐渐翻起鱼肚白,第一缕晨光悄悄探进烽燧内,给这静谧的空间添上了一抹温暖的色彩。

纳兰公主缓缓地睁开了她那朦胧的双眼,眼眸中还残留着几分梦中的迷离与温柔。

她揉了揉因长时间侧卧而略显酸胀的脖子,意识逐渐从甜美的梦境中回归到现实之中。

肆虐了整晚的沙暴已经结束,四周静悄悄的,只有偶尔传来的骆驼低吟和远处隐约的风声,

纳兰公主不禁四处张望,那个昨晚与她一同畅谈到深夜,用渊博的知识和风趣的谈吐为她带来别样感受的男子——风子垣,此刻究竟去了哪里?

回想起昨夜,两人的对话仿佛一场精彩的旅行,让她足不出户便领略了圣山另一边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以及那些令人惊叹的奇珍异兽。

风子垣的描述生动而细腻,让她仿佛亲身踏入了那个与自己生活的楼国截然不同的世界。

而更让她心生仰慕的,是对方如浩海般渊博的修行之道。

他侃侃而谈,对功法、阵法、炼器、制符等皆了如指掌,信手拈来间,如数家珍。

字里行间,勾勒出一个浩瀚无垠、令人心驰神往的道法天地。

正因如此,一抹难以名状的微妙情愫,如同春日里悄然绽放的花蕊,在她心底最柔软的角落静静滋生。

这是她成人后,首度与异性这般近距离独处。

那份既惶然又期盼的心绪,恰似林间受惊的小鹿,在她心湖间横冲直撞。

每忆起昨夜与风子垣相处的分分秒秒,玉颊上便不由自主地泛起一抹绯红,心弦亦莫名地加速颤动。

怀揣着这般繁复的心绪,纳兰公主自地上铺着的羊毛毡毯上悠悠起身,决意去外头探个究竟。

她轻拢云裳,竭力使自己的举止不显仓促,而后莲步轻移,盈盈出了门去。

步出烽燧,清晨的寒凉之气扑面而至,不禁令其身躯微颤,打了个寒噤。

她定睛一看,只见风子垣正弯着腰,细心地清理嵌入骆驼蹄子里的石子。

抬眼再看那骆驼背上,早已是行囊堆积如丘。

风子垣见她走了出来,遂搁下手中正忙着的活计,嘴角勾起一抹温柔的笑容:

“纳兰妹妹,你醒了,昨夜可是未曾安枕?瞧你的神色,想必昨夜促膝长谈,令你心绪难平,欢喜过甚了。”

话语里隐含几分戏谑,然而,关切之情亦溢于言表。

纳兰公主闻言,不禁羞赧地垂下了螓首,面颊之上泛起一抹如初绽桃花般的嫣红,愈发娇艳动人。

心中却暗自窃喜,至少在这一刻,她真切地感觉到,彼此之间的距离,正悄无声息地拉近了几分。

她盈盈抬首,眸光中似有雾霭萦绕,带着几分踌躇与眷恋,朱唇轻启,问道:“子垣哥哥,我们…可是要启程了?”

风子垣微微颔首,唇畔勾起一抹温润如春风的笑意,柔声道:

“若妹妹已然收拾停当的话,确该动身了。毕竟,你一夜未归,家中亲眷此刻定是心急如焚,翘首以盼。”

纳兰公主听闻此言,神色瞬间黯淡下来眉间笼上一层淡淡的哀愁,低低说道:

“实则……妹妹我并不想回家。”

风子垣见状,眉峰轻轻蹙起,轻声问道:“此是为何?妹妹可是有何难言之隐?”

纳兰公主幽幽叹了口气,带着几分难以言说的忧伤,缓缓说道:

“父……父亲他离世未久,家中诸事皆已今非昔比。家母……唉,不知怎的,竟似变了个人一般,令我心生惧意,只觉万分陌生,难以亲近。”

风子垣听后,眼神中流露出同情与理解,他轻声安慰道:

“妹妹莫要忧虑伤怀,想来令堂定是因骤失挚爱,悲恸之情如滔滔江水,难以自抑,故而一时神思恍惚,举止异于往常。待时日渐长,哀思渐缓,或许便能恢复如初。”

纳兰公主轻抬螓首,黛眉微蹙,缓缓摇了摇头:

“哥哥所言,我亦曾如此宽慰自己。然观其言行,其间怪异之处,实难用悲恸二字尽释。罢了罢了,此等烦忧之事,且搁置一旁,莫要坏了眼前这难得的畅快时光。来,我且助公子收拾这余下之物,虽我手笨脚拙,未必能尽善尽美,然定当竭尽所能,以表心意。”

言罢,纳兰公主款步走上前去,纤手微伸,开始尝试着帮忙整理行装。

她的动作略显笨拙,举手投足间尽显生疏,显然平日里鲜少操持此类活计。

风子垣睹之,心中不禁莞尔。

……

在那悠悠岁月长河之中,吐火古城宛如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镶嵌于楼国广袤的大地上,稳稳扼守着连接东西方之要冲,成为举足轻重的驿站。

它静卧于绿洲之畔,目睹了无数商队如川流般往来穿梭,见证了四方文化在此碰撞、交融。

这里是商人的天堂,亦是文化的熔炉。

此时,清晨的吐火古城,在初升阳光的温柔抚摸下渐渐苏醒。

金色的光辉穿透稀薄的晨雾,洒在古老的城墙上,给这座历经沧桑的城池披上了一层神秘而庄严的纱幔。

城门口,那由沙石铺就的道路,满是车辙印。

道路两旁,稀疏的骆驼刺和顽强的野草,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它们虽不繁茂,却以一种坚韧不拔的姿态,扎根于这片略显荒芜的土地,见证着古城的兴衰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