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逆凡次尊仙 > 第48章 锋芒初试慑宵小

第48章 锋芒初试慑宵小(2 / 2)

林昊看都没看地上昏迷的三人,仿佛只是随手拍死了几只苍蝇。他整理了一下略微凌乱的衣衫,面色平静地走出了巷道,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

坊市依旧喧嚣,无人注意到那条偏僻巷道里短暂而激烈的冲突,以及迅速消散的血腥味。

但用不了多久,林昊一拳废掉三名凝气五层修士的消息,就会像风一样传遍外门,足以让许多觊觎他“机缘”的人,重新掂量掂量自己的分量。

回到住处,关上房门,启动简单的隔音禁制。

林昊盘膝坐下,先调息了片刻,将刚才动手消耗的微末灵力补充回来。随即,他迫不及待地将心神沉入丹田,关注着那缕混沌源炁。

经过刚才的战斗,尤其是全力催发混沌灵力和“战煞”之意后,他感觉那层通往凝气七层的薄膜,似乎更加薄弱了。

他不再压制,引导着磅礴的混沌灵力,向着瓶颈发起了最后的冲击。

水到渠成!

几乎没有任何阻碍,凝气七层的壁垒应声而破!

更多的天地灵气被引动,汇入他的体内,被混沌源炁炼化,转化为精纯的混沌灵力,充斥着他的经脉和丹田气海。

修为彻底稳固在凝气七层,并且向着中期稳步推进。

感受着体内愈发雄厚的力量,林昊满意地点点头。这才将注意力放在今天的收获上。

他首先拿出了那块拳头大小的陨星铁。黝黑的矿石表面,星点银芒仿佛活物般缓缓流动,散发出极致的凝练与穿透之意。

他尝试着将其靠近腰间的万衍宝葫。

嗡!

宝葫立刻传来强烈的渴望,葫口自动打开,产生一股吸力。

林昊心念一动,并未完全放开限制,而是控制着吸力,缓缓地从陨星铁上剥离下一小缕闪烁着星芒的黑色金属精气。

这缕精气一进入宝葫空间,立刻被葫内混沌能量包裹、炼化,随后如同受到吸引般,径直投向那柄最为修长、枪尖一点寒芒极致凝聚的“神枪·流光”虚影!

嗡!

“神枪·流光”的虚影剧烈震颤起来,发出欢快的嗡鸣,贪婪地吸收着这缕同源的精华之气。整道虚影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凝实,枪身更加流畅,那一点寒芒更是锐利得仿佛能刺破虚无!

林昊能清晰地感觉到,自己与“神枪”虚影的联系紧密了一分,甚至能隐约感受到一股欲要刺穿一切的极致锐利之意。

他如法炮制,又剥离吸收了几缕陨星铁精气,直到“神枪”虚影暂时饱和,不再吸收为止。手中的陨星铁体积缩小了约十分之一,光泽略微黯淡。

“很好!”林昊心中欣喜。照这个速度,将整块陨星铁吸收,“神枪·流光”的虚影必然能凝实到一定程度,届时或许就能引动其一丝力量对敌了!

接着,他取出了那根暗电雕的尾羽和其余材料。

当那根流线型、缭绕着风雷纹路的暗金色翎羽出现时,识海中的“长弓·坠星”虚影反应比“神枪”更加剧烈,甚至主动散发出微弱的吸力!

林昊小心地引导宝葫,吸收着翎羽中蕴含的精纯风雷之力。

丝丝缕缕暗金色的气流,夹杂着细小的电火花,涌入宝葫空间,汇入那柄造型古朴、弓身仿佛由星辰打造的长弓虚影之中。

“长弓·坠星”的虚影仿佛久旱逢甘霖,光芒大放,弓身变得更加流畅饱满,那无形的弓弦似乎都凝实了一丝,整体散发出一股迅捷、精准、附带风雷之力的意境!

其余那些藤蔓和低级翎羽,林昊也一并让宝葫吸收,虽然能量驳杂,但也能稍微滋养一下长弓虚影。

做完这一切,万衍宝葫内的空间似乎更加稳固,六道兵器虚影的光芒交相辉映,尤其是“神枪”与“长弓”,进步显着。

林昊能感觉到,宝葫的反哺之力也增强了一丝,自身修炼速度似乎又有了微弱的提升。

“接下来,该试试制符了。”

他取出购买的符纸和灵砂,平心静气,脑海中回忆着《基础符箓详解》中关于“金刚符”的绘制方法。

指尖凝聚混沌灵力,蘸取灵砂,落笔于符纸之上。

笔走龙蛇,灵力均匀灌注……

然而,就在符文即将完成的刹那——

噗!

符纸无火自燃,瞬间化为灰烬。

失败了。

林昊微微皱眉,并未气馁。他知道制符绝非易事,需要对灵力有极其精细的掌控。

他再次铺开一张符纸,屏息凝神,混沌源炁赋予的强大神识和控制力缓缓发挥出来……

这一次,笔尖更加稳定,灵力流转更加圆融。

终于,一道微弱的金光在符纸上一闪而逝!

金刚符,成!

虽然只是最低阶的防御符箓,但意味着他在符箓之道上,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就在他准备一鼓作气,多制作几张符箓时,院外再次传来了脚步声,以及一个熟悉的声音。

“林师弟,可在屋内?”竟是李云的声音,但语气似乎带着一丝急切。

林昊挥手散去禁制,打开房门。

只见李云站在门外,脸色有些凝重,低声道:“林师兄,方才坊市里发生的事传开了……张狂那边恐怕不会善罢甘休。而且,我刚刚得到消息,张执事以‘整顿外门风气’为由,三日后要组织一场‘小比’,所有凝气六层以上的弟子都必须参加……我总觉得,这像是冲着你来的!”

林昊闻言,眼神微眯,寒光一闪而逝。

小比?强制参加?

看来,张执事是打算借宗门规则,在“合法”的场合下,对他下手了。

“好,我知道了。”林昊点点头,语气平静,“来得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