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隐形危机(2 / 2)

“打铁还需自身硬,政府要根据自身的条件定位,工业城市,旅游城市,听说浙江义乌那边做的不错,专门做小商品批发零售,虽然现在还没创造多少利润,但是这个路子是对的,大力发展本地特产,打造自己的城市名片。”

“我也有听说过,干的还不错,如果是你去义乌投资,你会做什么?”

“小商品,那当然就做小商品了,小型的玩具,饰品,专门做些小玩意,相信大把的小商人会来厂里批发,商品市场做的越好,厂里的生意就会越好,不过不建议去义乌,去浙江省会,可以辐射到全省。”

“这就是因地制宜了,你有这个眼光,也有这个能力,对于一些投资的商人来说,他们只想做自己熟悉的行业,毕竟一个新行业,他们心里没底。”

“其实国家也可以投资,不过国家投资就要打破铁饭碗,能者上庸者下,不然就是一潭死水,没有市场竞争力。”

“现在国内一些企业固步自封,拿着以往的一些成绩沾沾自喜,躺在功劳簿上不思进取,好多企业的效益开始下滑,国家也是在思索转型的问题。”

李凡脑海中跳出了两个字“下岗”,90年代快到了,全国数千万工人下岗,不是没有工作,一部分是年轻一代起来了,私企找人当然要手脚麻利的,又是新行业,更要学习能力快的,这些人先被厂里淘汰,后来又被社会淘汰。

在这种大局势下,李凡也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就算是合资,收购国有工厂,一些人还是会失去铁饭碗,现在的工厂里,利益下滑只是一方面的因素,跟不上市场发展,更有部分人端着铁饭碗,做多做少都是那么多钱,不亏本才怪。

李凡斟酌了片刻后说道:“现在国家是怎么打算,工厂怎么处理,工人设备怎么处理?”

“还在商议,希望能找一条路出来,几千万的工人,一下子没了饭碗,可是要出事的。”

“梁老,梁老,你说我要是提供新设备,提高工厂产能,能提供多大的帮助。”

梁老定定的看着李凡,半响后摇了摇头:“你知道这些工厂设备全部更换要多少钱,就算是这样,也不一定能行,造出来的产品也不一定能卖的好,以前都是国家调配,以后就要看市场自由选择了。”

李凡低着头,几千万人失业,带动的也是几千万个家庭,受到影响的是数亿人民,试探的说道:“不知道国家是怎么打算,我可以通过老挝那边消化一部分,需要国家支持我,开跨境劳务公司,统一组织,不过几十万人就算到顶了。”

“太少了,目前还没有具体下定论,国内肯定会自己消化一部分,一部分人自力更生,还是要经济发展起来,厂矿企业公司多了,大家的选择也就多了。”

“梁老,你有没有想过,这些人出去后根本就没有选择,十几年几十年的工厂生涯,他们根本就没有本钱跟那些年轻人去竞争,而且国内工人可是国家的主人翁,在私企做事,根本不可能适应。”

“不要胡说,他们一直都是,事情也没有到那个地步,这些事上面自然有人操心,你能想着帮忙,已经是很好了。”

李凡有些神不守舍的走出了市政府的大门,抬头看了看头顶的刺目的阳光,神情有些恍惚,阿耀几步跑到李凡跟前问道:“大哥,怎么了,出什么问题了。”

“阿耀,没什么事,回去吧。”

坐在车上的李凡眉头紧锁,就算是把钱都投下去,全国各地开厂,也没办法容纳这么多人,而且一些城市去开厂,完全就是亏本,开一个小厂根本就没有竞争力,过不上几年就会倒闭,总不可能一直掏钱输血。

老挝那边就那么点地盘,生产产值也是有限,华人过去肯定会侵占本地人的利益,就算是强势镇压,也不可能全都杀了吧,国内本就是联邦制国家,去太多了,估计也要乱。

李凡回到环球集团,就把自己关在办公室,盯着墙后面的地图看个不停,脑海中一个个念头翻腾,90年代,90年代最大的事是什么,最终拿起笔在北方重重的划了一笔,还要在去折腾一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