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富豪悄摸摸的又开始了抛售手中房产,那些人当年购买李凡手下的房产笑的有多开心,现在就有多沮丧,股市大跌后,全港富豪手中的流动资金,加起来也不一定有李凡手中的多。
李凡死咬着牙不上市的行为,今天也是获得了收获,不要看一个个都是百亿富豪,真要是急用,搞不好手里面现金十亿都没有,要做什么事都要筹措现金,或者在股市上放出利好消息,利用股票大涨,抛售股票来收集。
李凡也接到了梁老的电话,会有一笔十亿的资金汇入瑞士的账户,也只能帮你到这里了。
李凡也是松了一口气,终于等来了自己的利好消息,不光是外面的资金,就连赵梦秋手中那几个亿的现金也被李凡给收了过来。
这些都是以往的分红,李凡负责往里面转钱,赵梦秋只负责花,一个人带上孩子,能用的了多少,几个亿的现金也是让李凡心花怒放,笑她是个守财奴。
赵梦秋当然不依,不过确实没花多少钱,也就是衣服鞋子包包之类的,就连首饰都是李凡送的,家里可是有几个保险柜,当年那洗劫的几处宝库,现在还有不少不敢拿出来带呢。
这些富豪们终于想起来李凡当年抛售的行为,当时大家都是哈哈大笑,现在想要有人接盘,除了李凡不做第二人想,毕竟就算是卖,又能卖给谁,谁手中有这么多的现金。
一拨拨的人打着合作的名义拜访李凡,李凡全部都推了,推托自己在内地,会尽快的赶回来,这些人没有办法,只能前去环球实业集团总部,拜访娄晓娥。
娄晓娥对李凡如今是当做神人来看待,两年前就能预知现在的情况,不是神人是什么,就连娄家也跟着放弃了一些资产,起码现在手中也有几千万的资产在手里。
没有李凡的通知,娄晓娥也不敢开口收购,既然他没打电话,那就证明还不到时候,现在正是收割的季节,可不能一时心软松了口就完了。
在商言商,到了如今这个地步,当然是要获取最大的利益,而且这次可是答应了内地,这次的十亿是要付利息的,一年期就是一成的利润,不然真的浪费了这一次的支援。
撑过了1982年,港城经济并没有好转,大把的楼盘无人问津,已经有人撑不住了,工厂关门,人员失业,股市成了负数,发不出工资,还有身上贷款,完全就是将人往死路上逼。
港督麦理浩卸任,新的港督尤德到任,见到就是一个烂摊子,政府在面对地产崩盘的情况下,也是出了多项政令想要刺激经济,不过民众手里没钱,都被捆在房地产之中了。
李凡在了解到多家小型企业宣布破产,老板跳楼,也知道火候差不多了,给娄晓娥打了电话,可以收网了,不然等到其他人看到了机遇,怕是要给自己招来麻烦,不过楼市暂时不接盘。
对外的说法就是,我不炒楼,我只对实业感兴趣,开始联系一家家濒临破产边缘的工厂企业,对于这些人,李凡还算是留了情面,以低于市场价六成的价格收购,基本上够他们还上贷款,还能保证自己的生活。
大度的接过了厂里工人和管理人手,对于一些好说话的,连拖欠的工资也是一并解决,像那种不好说话的,不好意思,工厂多的是,不是非要收购你的。
只是花了不到十个亿,港城80%以上的实体工厂就到了环球实业和雷洛伍世豪的手下手中,李凡又不是傻子,肯定不会都弄到自己名下,到时候被政府搞一个垄断的罪名就亏大发了,在外面看来,就是四五家公司开始收购。
这一动又是好几个月,那些富豪港商也是看见了环球实业的动作,对于其他几家不怎么熟的公司,当然是不抱什么希望,纷纷的找上了环球实业集团。
娄晓娥现在也没空了,一轮轮的谈判,李凡给出的底价就是降低60%就可以成交,对于一些地段好的楼盘,最少也要到腰斩的地步,不然不接手,毕竟现在完全看不见曙光,这些东西到手,可是要砸不少的真金白银下去。
等到回本不知道要等到哪一年了,这些人当然不愿意,就像是当年花20亿购买中环那一栋楼的人,短短一年多的时间,整整亏掉10亿,怎么可能。
李凡对于这些人可不姑息,讲究买卖自由,如果觉得舍不得,可以留在手中,说不定那一天房价又起来了呢,大家都不是傻子,当然知道港城楼市也不可能一直这样,但是什么时候回暖,心里都没底。
现在比的就是谁沉不住气,谁先撑不住,李凡手握王炸,当然是不慌不忙,拖得越久,对自己越有利,不过中英终于开始展开了谈判,算是给市场注入了一丝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