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寻梦男孩 > 第153章 寻梦男孩(一五三)

第153章 寻梦男孩(一五三)(2 / 2)

看着张伟离去的背影,邓鑫元拿起桌上的报表,眉头皱了起来。他知道,这场改革,从一开始就不会顺利。

接下来的一个月,邓鑫元把办公室搬到了继续教育学院的二楼。他没有立刻烧“三把火”,而是带着教务处处长、人事处处长和财务处处长,一头扎进了调研里。

第一天,他就发现了一个离谱的问题:继续教育学院的教学管理系统还是2010年上线的旧版本,学生档案的电子备份不全,关键信息仍靠纸质表格补充存档,堆在仓库的纸箱里落满灰尘。“要查一个学生的完整信息,得先在旧系统里翻半天,查不到的再去仓库翻纸质档案,遇上档案归类混乱的,半天都找不到头绪。”学院办公室主任王芳红着脸解释,“之前提过要升级系统、补全电子档案,但张校长说旧系统够用,人工登记更稳妥,一直没批。”

邓鑫元没说话,只是让王芳把2017年的成教招生名单调出来。结果旧系统里只存了基础信息,学生的报名材料编号、成绩复核记录全在纸质档案里,几个人找了三个小时,才从一堆纸箱里翻出一本泛黄的名册。“这样的管理模式,怎么可能不出问题?”他拿着名册,语气里带着一丝愤怒,“学生想查个成绩,得先在线上提交申请,等工作人员查完系统、翻完档案再回复,少则一两天;老师想统计个招生数据,要在旧系统里逐条导出,再和纸质记录核对,经常要熬夜做手工报表。这不是稳妥,是落后!”

随后的调研,更是让邓鑫元触目惊心。非学历教育方面,学院全年只开设了“计算机基础培训班”“会计从业资格证辅导班”两个项目,而且都是租校外的场地,师资从其他学院临时抽调,没有固定的课程体系,线上宣传仅在学校官网挂了个通知,连基本的课程介绍视频都没有。“我们之前也想搞点新项目,比如工程师继续教育、企业定制培训,但张校长说线上推广要花钱,和企业合作风险大,怕收不回成本,就一直没敢动。”继续教育学院院长赵刚无奈地说。

在和人事处、财务处沟通时,邓鑫元又发现了新的问题。继续教育学院的人员编制混乱,有事业编、合同工,还有临时聘用的人员,工资待遇参差不齐,干多干少一个样,员工积极性严重不足。财务方面,学院的经费管理松散,招生收入和培训收入混在一起,没有单独的核算模块,甚至有些中介的返佣都没有正规的发票,全靠白条入账,连电子台账都没补。

“这样下去不行,必须彻底改革。”邓鑫元在调研总结会上,把这些问题一条条列了出来,“我们首先要给继续教育重新定位,它不是学校的‘边缘板块’,应该是服务社会的主要窗口,要和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协调同步发展。”

他的话刚说完,张伟就提出了反对:“鑫元,你这个定位太高了。我们学校是理工类高校,主业是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继续教育就是个补充,没必要花这么大精力。而且服务社会风险太大,万一搞砸了,影响学校的声誉。”

“刘校长,你错了。”邓鑫元立刻反驳,“现在国家在大力推进终身学习体系建设,教育部也明确要求高校要加强继续教育改革,这是机遇,不是风险。我们作为市属理工类高校,更应该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这既是响应国家政策,也是提升学校影响力的重要途径。”

“响应政策也不能盲目跟风,我们得考虑实际情况。”刘明泉不甘示弱,“学院现在这么困难,你一上来就提这么高的定位,不是给大家增加压力吗?先把成教、自考的规模稳住,再谈什么服务社会。”

“不改革,成教、自考的规模永远稳不住。”邓鑫元的语气很坚决,“现在的年轻人都喜欢线上学习,我们要是不搞数字化转型,不优化课程体系,就算稳住了今年的规模,明年还是会下滑。”

两人在会上唇枪舌战,互不相让。最后,党委书记张世成拍了板:“鑫元同志的调研很深入,提出的定位符合学校的发展方向,也符合国家政策。接下来,由邓鑫元同志牵头,制定详细的改革发展方案,人事、财务、国资、教务等部门必须全力配合。”

得到了党委的支持,邓鑫元立刻组建了改革专班,成员包括教务、人事、财务、国资等部门的负责人,还有继续教育学院的骨干。他们加班加点,查阅了教育部关于继续教育改革的所有政策文件,研究了国内几所继续教育搞得好的高校案例,结合江城理工大学的实际情况,开始起草改革发展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