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寻梦男孩 > 第113章 寻梦男孩(一一三)

第113章 寻梦男孩(一一三)(1 / 2)

一一三

邓鑫元还特别关注贫困生的心理健康。女生张莉来自重庆綦江农村,父亲早逝,母亲改嫁,她跟着年迈的爷爷生活。爷爷靠捡废品供她读书,张莉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大二时患上了抑郁症,经常躲在宿舍里不吃饭、不上课。辅导员发现后,立刻告诉了邓鑫元。

邓鑫元第一时间赶到宿舍,推开门就看到张莉蜷缩在被子里,脸色苍白。他没有说大道理,只是坐在床边,给她讲自己少年时的经历:“我小时候也觉得自己可怜,别人有新书包,我只有补丁包;别人能吃白面馒头,我只能啃红薯。但后来我发现,可怜解决不了问题,只有努力读书,才能改变现状。”他给张莉带了热粥,陪着她吃完,又联系学校的心理咨询中心,每周陪她去做心理辅导。

为了让张莉走出抑郁,邓鑫元还让她加入“鑫火励志社”的合唱团,找人教她唱歌;找人周末带她去公园散步,听她讲爷爷的故事;甚至找人把张莉的爷爷接到学校,让祖孙俩在食堂吃了一顿饭。爷爷拉着邓鑫元的手说:“邓院长,您比我这个爷爷还上心,我们家莉娃子能遇到您,是她的福气。”

渐渐地,张莉走出了抑郁。她开始按时上课,积极参加社团活动,毕业时考上了重庆医科大学的护理研究生,立志成为一名心理护士,帮助更多有心理问题的人。她给邓鑫元写了一封信:“邓书记,您就像我生命里的火把,照亮了我走不出的黑暗。以后我也要做一把火把,去照亮别人的路。”

这近十年里,他从一名普通辅导员成长为学院院长,从帮助第一个学生熊坤开始,累计帮扶过的贫困生超过150人。他的工资里,总有固定一笔存进“助学备用金”——遇上学生凑不齐学费、买不起专业资料,或是家里突发急事,这笔钱总能及时递到学生手里。

他的时间,更是大多花在贫困生身上:早上七点陪学生去实验室练技能,中午在食堂和学生边吃饭边聊学业规划,晚上办公室的灯总要亮到十一点,要么帮学生改项目报告,要么听学生倾诉心事。他办公室的抽屉里,装满了学生写的信、送的小礼物——有学生手工织的围巾,针脚不算整齐却带着温度;有山里孩子寄来的野核桃,用布袋子装着,还带着泥土的清香;有学生获奖证书的复印件,上面写着“感谢邓老师,是您让我敢做梦”。每一样东西,都承载着一段温暖的故事,都藏着他与学生之间的牵挂。

这年教师节,邓鑫元的办公室挤满了人,都是他曾经帮助过的学生。人群中,熊坤的身影格外显眼——如今的他不再是当年那个攥着冷馒头、连机床都不敢碰的羞涩少年,而是江城理工大学机械与制造系的副教授,也是邓鑫元身边最得力的\"战友\"。他穿着熨得平整的藏青色工装,袖口别着一把磨得发亮的卡尺(正是当年邓鑫元送他的那把),手里捧着一台深灰色的微型农机模型,机身小巧却设计精巧,轮子上还带着模拟田间泥土的纹路。

\"邓老师,您快看看这个!\"熊坤快步走到邓鑫元面前,声音里难掩自豪,伸手轻轻转动模型上的手柄,\"这是我和团队刚研发的'山地多功能耘耕机',专门针对西南山区的小块梯田设计的。折叠式犁头能过窄田埂,手动调速阀不用通电,老乡们手摇就能控制深度,一天能耘耕八亩地,比锄头效率高十倍。\"他指着齿轮箱笑道:\"当年您教我'机器要帮人省力',现在这机器,每个零件尺寸我都亲自核对,就怕老乡用着不方便。\"

话音刚落,一个穿着笔挺西装、戴着金丝眼镜的男人挤了进来,手里拿着一本印着汽车设计图的画册。\"邓老师,好久不见!\"庄凯笑着递上画册,封面\"年度最佳新能源汽车设计\"的字样格外醒目,\"我现在是国内某汽车企业的首席设计师,主导的这款新能源车型,去年销量突破10万辆了。\"他翻开画册,指着车身线条:\"您还记得不?当年我第一次画汽车草图,比例全错了,您陪我在画室改到深夜,说'设计要接地气,要让老百姓开得起、用得舒心'。现在这款车,就是按您说的,性价比拉满,很多农村家庭都买了。\"

邓鑫元接过画册,还没来得及开口,又被一个背着双肩包的年轻人拉住。\"邓书记,我是张昊啊!\"张昊晃了晃胸前的工作证,上面\"上海交通大学博士、某高校副教授\"的字样清晰可见,\"我现在带的研究生团队,刚拿了全国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项目就是您当年启发我的'智能农机导航系统'。\"他从包里掏出实验报告:\"您当年说'读书要往深里钻,也要往实里走',现在我不仅搞科研,还带着学生去山区做农机培训,把论文写在田埂上。\"

李响穿着西装,拿着公司的研发报告走进来:“邓院长,我们团队研发的废水处理技术,已经应用在三家工厂了,处理后的水质达到了国家一级标准,这是报告,您帮我看看还有什么要改进的地方。”他还笑着说,“我爸现在每天戴着助听器,在小区里跟人下棋,逢人就说‘我儿子是大学生,是工程师’,可骄傲了。”

陈雨带着她的农机团队回校举办技术推广会,会后拉着邓鑫元的手说:“邓老师,我们小型山地播种机已经在重庆、四川、贵州的20多个山村推广了,农户用了都说好,今年还入选了‘国家重点推广农业机械产品目录’。”她还带来了一个好消息,“我资助的两个学生,一个考上了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一个入职了农业农村部的农机研究所,他们都跟我说,以后要继续帮更多人。”

阿依莫从凉山打来视频电话,镜头里是一片绿油油的梯田:“邓书记,您看,这是我们村的生态茶园,用的是我研发的有机种植技术,今年第一次采茶就卖了好价钱。我还在村里办了扫盲班,教村民们认字、学普通话,以后他们就能自己上网卖茶叶了。”视频里,村民们围着镜头,对着邓鑫元齐声喊“谢谢邓老师”,声音洪亮而真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