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马飞飞传奇 > 第389章 马飞飞麾下第八剑客·林绣花

第389章 马飞飞麾下第八剑客·林绣花(2 / 2)

林绣花接过剑,指尖轻抚剑身,触感微凉,如抚旧时常用的绣针。她轻声说:“它太细,不似剑。”

“正因细,才能穿重甲,破心防。”马飞飞望着她,目光恳切,“你以针绣图,以针杀人,如今,我赠你一柄能绣山河、能斩奸佞的剑。你可愿执之,与我共除倭寇?”

林绣花抬头,那双曾只映丝线与繁花的眼眸,此刻如针尖般锐利,却又沉静如水,映着太湖的波光。她将剑收入袖中,只说了一句:“一针一线,皆有因果。我绣的,从来不只是花。”

自此,林绣花成为马飞飞麾下第八剑客,代号“绣影”。

里剑在手,她行于暗处,专司刺杀与情报传递。她曾混入日军的庆功宴,身着绣满繁花的和服,以一曲柔美的苏南舞蹈近身,趁日军军官沉醉之际,剑自袖出,细如流光,一剑封喉,无人察觉;她曾潜入日军军营,伪装成缝补军衣的民妇,借缝补之机,以剑为针,红丝线为墨,在衣物衬里绣下兵力部署与换岗时间,再辗转送出;她甚至曾伪装成慰安妇,接近日军高级军官,在枕畔轻语间,里剑悄无声息刺入心室,待天明发现时,只当是暴病而亡,不留一丝痕迹。

她不喜豪言壮语,不重虚礼排场,每次任务归来,便独自待在暗房中,取出一方白绢,以红线绣下一朵花。每绣一朵,便代表一桩血债得偿,一朵梅花,是为牺牲的同胞;一朵菊花,是为沦陷的城池;一朵牡丹,是为光复的故土。白绢上的花越来越多,密密麻麻,如血泪凝结。

马飞飞从未问过她绣了多少朵,他知道,只要倭寇一日未除,山河一日未复,苏州河的水一日未清,她手中的针,便一日不会停。

某夜,太湖之上,月光如练,洒在水面,碎成万点银星。

林绣花独坐船头,手中无剑,只有一根细细的红线,串着一枚小小的铜钱。钱眼极小,她却能凝神静气,让红线稳稳穿过钱眼,往复不停。

马飞飞走近,轻声问:“为何总穿钱眼?”

她不抬头,指尖仍在动作,声音平静无波:“夫在时说,心正,针才直。穿得过钱眼,才刺得穿贼心。”

马飞飞默然,望着她专注的侧脸,良久,才缓缓道:“第八剑,不为耀目,却最入骨。”

林绣花终于抬头,月光映在她眼中,如针尖折射的冷光,却带着坚定的暖意:“我以柔克刚,以细行大义。剑虽小,亦可缝山河裂隙,补家国之伤。”

风起,芦苇摇曳,湖面泛起涟漪,碎银般的月光随之晃动。她手中的红线静静垂下,影子落在水中,如同一针,欲绣尽这乱世的悲欢,绣出一个山河无恙的将来。

马飞飞铸剑,向来不循寻常兵刃之法。他深研中医四诊八纲之理,以“人身即天地,气血通山河”为念,将医道化入剑道,铸出的剑,非止杀伐之器,更是调和阴阳、破邪扶正的义器。这柄里剑,正取“八纲”中“表里”之“里”字,寓意直入根本,破其内虚,以微制强,以静制动。

里剑通体不足一尺二寸,剑身宽不过三厘,通体乌黑无反光,似能吸尽周遭光线,表面无纹,却暗藏极细微的螺旋刻槽,如经络隐伏,可导引内力渗透。剑脊有极细一道银线贯穿,乃银丝熔铸,既取“银能驱邪、通脉”之意,亦是剑身受力时的应力缓冲带,防其折断。剑尖非锐利突刺之形,而是微微圆钝,形如针鼻,却锋利至极,可刺入人体后旋转挑拨,伤及心脉而不立时致命,令敌在无声中衰竭。剑柄长仅三寸,以黑檀木为芯,外缠红丝线,柄尾嵌一枚极小铜钱,钱眼正圆,正合“穿心”之意。剑鞘则以多层鞣制蛇皮与蚕丝胶合而成,柔韧贴身,可缠于小臂或小腿内侧,藏于血脉之间,拔剑无声,收剑无痕。

整柄剑重不过三两,轻若无物,却沉于心间。它非为正面搏杀而生,专为“入里破虚”而铸,恰契合林绣花“以柔克刚,以细行大义”之道。剑身极细,螺旋刻槽可减阻破压,能穿透日军特制防弹内衬、皮甲接缝与关节软肋;剑尖圆钝却锋利,专断筋脉、刺破心包,令敌内伤外不显;剑脊银线可导引内力,林绣花习有苏南秘传“指尖劲”,以气贯指,借剑身传导,直入敌人体内经络,扰乱气血运行,即便面对“731”部队训练的悍不畏死的死士,也能使其瞬间失力。

夜行刺杀时,剑身吸光无反光,不易被察觉;贴身藏于剑鞘,行动无碍,便于伪装;林绣花更常将里剑拆解,剑身藏于发簪、旗袍盘扣、绣鞋夹层,剑柄化作手镯,真正做到人剑合一,无形无相。她亦曾以里剑为针,在白绢上绣出日军据点分布图,剑走丝线,一针一线,皆是山河血泪。

剑柄内侧,刻有八字小篆,深嵌红漆,非近观不可见:“一针入里,万恶归阴。”这八字,既是剑诀,亦是林绣花的誓言。

马飞飞赠剑之时,曾对她说:“世人重表,喜见刀光剑影;我重里,知真力在内,真义在微。你以针绣山河,我以剑成其道。此剑赠你,非为杀一人,而是破一局,正一气,还天下一个清朗。”

林绣花抚剑良久,终将里剑缠于左臂,低声回应:“我本绣娘,不擅豪言。但从今起,我以剑为针,以血为线,绣的,是光复河山。”

夜风渐浓,太湖的浪轻轻拍打着船舷,如低低的呜咽,又似无声的呐喊。林绣花手中的红线仍串着那枚铜钱,月光下,她的眼神坚定如铁。这乱世之中,她曾以针绣繁花,如今以剑绣山河,一针一线,一刺一剑,皆为家国,皆为苍生,皆为那些逝去的人与未竟的愿。

………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