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马飞飞传奇 > 第366章 忘川引·火烈岛

第366章 忘川引·火烈岛(2 / 2)

三日后,马飞飞带着莫三更登上了前往火烈岛的远洋货轮。船行月余,穿越茫茫大洋,火烈岛的轮廓终于出现在海平面上。这座岛屿因常年栖息着成群的火烈鸟而得名,红色的鸟群掠过湛蓝的海面,与岛上红褐色的火山岩相映成趣,火山灰铺就的红壤延伸至海岸线,远远望去,宛如一块镶嵌在大洋中的红宝石。岛上戒备森严,军统的岗哨遍布要道,关押囚犯的营房建在背风的山谷,而酒坊则被选在了靠近溪流的平缓地带,溪水清澈,足以满足酿酒所需。

莫三更被任命为岛上酒坊的管事,他第一件事便是带着岛民开垦红壤,播种黍米。火山灰滋养的土地异常肥沃,黍米长势喜人,短短数月便迎来丰收。他将从忘川酒肆带出的陶瓮悉数安置在酒坊地下的溶洞中,溶洞阴凉干燥,恰好适合封存记忆。那只裂口陶碗依旧摆在案头,他每日擦拭,碗上的裂痕在海风中似乎渐渐温润。

忘川引的配方被稍作改良,加入了岛上特有的一种红色浆果,酒液依旧浑浊,却多了一丝淡淡的酸甜,取名“平冤酒”。它不再用于亡命之徒的遗忘,而是供核查旧案的人员饮用,也强制要求罪不至死的清籍司余孽定期饮用,让他们在记忆的反噬中忏悔。

酒坊的日子平淡而忙碌。莫三更每日监督酿酒、封存记忆,闲暇时便坐在门口的礁石上,独眼望着远方的海平面,腰间的布老虎随风轻晃。马飞飞时常来酒坊,有时是带着卷宗来核对记忆摘要,有时只是陪老人喝一碗忘川饮,聊聊那些被救赎的生命,聊聊内陆的平冤进展。

岛上的囚犯们渐渐发现,这位独眼酒爷的酒有着诡异的力量。有曾参与屠村的缇骑饮后,抱着酒坛痛哭流涕,跪在地上嘶吼着自己当年的暴行,主动交代了藏匿同党的地点;有负责销毁罪证的文书饮后,沉默三日,亲手写下了清籍司与倭寇勾结的详细账目;也有执迷不悟者,饮后被自己的罪行逼疯,最终投海自尽。而那些跨海而来的幸存者家属,饮下忘川饮后,总能在破碎的记忆中找到亲人最后的踪迹,或是一句嘱托,或是一个微笑,足以让他们带着慰藉离去。

莫三更从不评价这些人的结局,只是在桑皮纸上默默记录下每一个饮过酒的人的名字、罪行与忏悔。溶洞中的陶瓮越来越多,每一只都封存着一段真相,红壤上的黍米一茬接一茬地收割,忘川引的香气弥漫在整座岛屿,与火烈鸟的鸣叫声、海浪的拍岸声交织在一起。那只布老虎被挂在酒坊的梁上,风吹过,发出轻微的晃动,像是在诉说着十年前的相遇,又像是在见证着这座海外孤岛的救赎。

一日清晨,马飞飞带着一位青年女子来到酒坊。女子身着素衣,眉眼间带着几分熟悉的温婉,正是当年的邻家小妹。她看着梁上的布老虎,又看着莫三更那道深刻的刀疤,含泪深深鞠躬:“莫大爷,谢谢您。若不是您当年封存了那些记忆,我哥恐怕这辈子都走不出愧疚,那些枉死的人也得不到昭雪。”

酒爷独眼微弯,露出了难得的笑容,这是他来到火烈岛后第一次真正开怀:“执念不灭,终将燎原。你们的执念是重逢,我的执念是平冤。如今,都在慢慢实现。”

说话间,一群火烈鸟从酒坊上空掠过,红色的翅膀划破湛蓝的天空。莫三更抬头望去,只见远处的黍米田一片金黄,岛上的岛民正在收割,囚犯们在监管下耕种,海风吹来,带着黍米的清香与海水的咸涩。他忽然觉得,这座远离故土的海外孤岛,早已成了他真正的归处。

马飞飞看着眼前的景象,轻声说道:“戴老板说,等清籍司的旧案彻底查清,这座岛就不再关押囚犯,会建成一座纪念馆,存放这些陶瓮和记忆,让后人永远铭记这段历史。”

莫三更没有说话,只是舀起一碗新酿的忘川饮,缓缓洒向脚下的红壤。酒液渗入土壤,仿佛在与这座岛屿的灵魂相融。他知道,清籍司的旧案尚未完全查清,还有许多真相等待被揭开,但他不再是孤身一人。那些封存的记忆,那些未散的冤魂,都在这火烈岛的溶洞中,在这红壤滋养的黍米里,等待着最终的昭雪。

夕阳西下,火烈鸟归巢,海面被染成一片金红。莫三更坐在礁石上,擦拭着那只裂口陶碗,海浪温柔地拍打着岸边,远处传来酒坊里酿酒的号子声。东太平洋的风,正带着忘川引的酒香,飘向更远的大洋深处,告诉世人:真相或许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而火烈岛的红壤与海风中,正孕育着永不熄灭的正义之光。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