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马飞飞传奇 > 第318章 人贩子拐卖少女:月下奔流

第318章 人贩子拐卖少女:月下奔流(2 / 2)

周小囤愣住了——她以为他会怨她、恨她,会怪她把桃花坞的一切都毁了,却没想到他最关心的竟是这个。她点了点头,声音有些发哑:“嗯,很顺利。”

洪阔海笑了,黝黑的脸上露出个近乎温柔的表情,眼角甚至挤出了细纹:“那就好。”

案件审理期间,周小囤作为证人,被安排住在峀小木村长家。峀小木耐心教她用无线电发报机,还帮她补落下的功课——她像块缺水的海绵,拼命吸收着新知识,想把丢失的半年都补回来,想把桃花坞的阴影远远甩在身后。

一周内,盟军司令部土着村落管委宣传部采取了行动。他们用吉普车带上人贩子阿黎婆、船老大、洪阔海等十几个人,给他们戴上纸糊的高帽,帽子上写着各自的罪名;又用绳子把他们五花大绑,押上游行车,到附近的海岛游行,就是要让所有岛民都知道,拐卖妇女是天大的罪。峀少奇酋长还编了民谣,让土着姑娘用土着语唱:“人贩子叫做黎话珍,贩卖人口罪恶根,她说桃花岛坞好企理,三百大洋佢肯比”。阿黎婆被羞得头都不敢抬,脸埋在胸口,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开庭前一天,周小囤在盟军军情简报上看到了洪阔海的名字:因协助解救被拐妇女,有立功表现,免于判刑,送往盟军管教所接受教育。她攥着简报去找马飞飞:“我想见他。”

马飞飞皱了皱眉,语气里满是不解:“见他做什么?我已经安排好了潜水艇,明天就送你回大陆,重庆一中九月一日开学,别耽误了功课。”

可周小囤没放弃。数日后,她还是从重庆坐军统的补给船,先找到了马飞飞,再辗转到了东太平洋盟军管教所。会客室里,洪阔海瘦了些,头发剪得短短的,露出光洁的额头,眼神却比从前亮了不少,没了桃花坞的沉闷。

“我被判了两年拘役,”洪阔海先开了口,语气很平静,像在说别人的事,“不怪你,这是我该受的。”

周小囤递给他一包水果糖,是她从重庆带来的,包装纸印着鲜艳的花纹:“我考上重庆一中了,下学期就开学。”

洪阔海剥开一颗糖放进嘴里,甜味在舌尖漫开时,他眯起了眼,像个得到糖的孩子。“小囤,”他忽然说,声音轻了些,“那天晚上放你走,不只是为了你。”

他告诉周小囤,两年前,母亲郭英曾托人捎信到桃花坞,说她在黄海大市场开了家小杂货铺,日子过得安稳,想接他过去一起过。可他爹洪大傻见了信,当场就烧了,还把捎信人打了一顿,骂他娘是“跑掉的赔钱货”。后来,他爹被日本鬼子杀了,他想去找母亲,却总找不到离开桃花坞的理由——这里的人、这里的规矩,像一张网,把他困得死死的,直到遇到她。

周小囤看着他,忽然懂了:“你是故意放我走的,你知道盟军会跟着我来,会破了桃花坞的事,这样你就能名正言顺离开,去找你娘。”

洪阔海笑了笑,没承认,也没否认,只是又剥开一颗糖,放进嘴里。

又一年春天,黄海大市场的风带着暖意。周小囤揣着洪阔海写的地址,找到了东港路98号。“英子杂货铺”的招牌挂在门上,风吹过,风铃“叮铃”轻响。一个美貌的中年健妇从柜台后抬起头,眉眼间的轮廓,和洪阔海像极了,尤其是那双眼睛,温和又明亮。

“您是郭英女士吗?”周小囤轻声问,心里有些紧张。

女人点点头,眼里带着疑惑,客气地问:“姑娘,找我有什么事吗?”

“我是周小囤,洪阔海让我来找您。”

郭英手里的茶杯“哐当”一声掉在地上,瓷片碎了一地,茶水溅湿了她的衣角。她猛地站起来,声音发颤,眼里瞬间涌满了泪:“阔海……他还活着?”

“他很好,”周小囤从包里取出一封信,是洪阔海托她带的,信封上还留着他笨拙的字迹,“他在管教所学农业技术,明年就能出来了。他之前让我告诉您‘不想您了’,是骗您的——他每晚都在想您,还总问我您过得好不好。”

郭英颤抖着接过信,手指抚过信封上的字,眼泪砸在信纸上,晕开了一片墨迹:“他爹死了,桃花坞也没了……可他还活着,真好,真好啊。”她哽咽着,反复说着“真好”,像是在确认这不是梦。

再后来,又是一年春。东太平洋的环岛路两旁,新栽的桃树开得满枝满桠,粉色的花映着蓝天,美得像画。周小囤带着“月下奔流”公益组织的成员重返桃花坞——这里早已不是罪恶的囚笼,而是一片生机勃勃的生态农场,曾经被拐的女人,有的留在这里工作,有的回了家乡,都开始了新的生活。

曾经关过她的铁笼,被熔铸成一块铁牌,立在村口,上面刻着一行字:

“每一个黑夜都有一轮月亮,每一条绝路都有一条河流。我们沿着光奔流,直至自由。”

远处,一列火车驶过新建的跨岛大桥,汽笛声穿过海风,带着希望奔向大陆。周小囤站在铁牌前,风拂过她的发梢,忽然听见风里好像还飘着那句话——

“走,沿着环岛路跑,别回头。”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