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风起云涌
东太平洋上的火烈岛,孤悬海上,岛上驻守着独立旅,旅长马飞飞是屡立战功的抗日英雄。这日,小岛的平静被一艘深夜靠港的潜艇彻底打破。
二战深夜的码头,“乌贼号”潜艇如幽灵般悄无声息停靠。马飞飞伫立码头,双眼圆睁,他深知,今夜必有大事发生。
被秘密押送至岛的,是身份敏感的日本皇族三笠宫崇仁。上级命令马飞飞严加看管,等候进一步指示。可马飞飞心里清楚,三笠宫的皇族身份太过扎眼,消息一旦泄露,必引发轩然大波。
一番深思熟虑,马飞飞做出了冒险决定——放走三笠宫崇仁。他的妻子芳川公主是三笠宫的侄女,更重要的是,三笠宫是反对战争的和平主义者。马飞飞不愿见其落入军统之手,秉持着救人一命的信念,决心豁出一切。
二、马飞飞的四锁连环
物理隔离:调虎离山
“乌贼号”靠港当晚8点,马飞飞以“日军小股可能在北岬登陆”为由,发布一级警戒令。码头6名哨兵、鱼雷艇中队8人、岸炮排12人,全被调往3公里外的北岬阵地,山脊阻隔了两地的视线与声响。
岛内唯一公路设双岗检查,晚8点至次日早6点,无团部手令一概不准通行,且手令用后即烧。同时,他借口检修剪断200米电话线,又以后勤误发次品为由让对讲机电池耗尽,哨兵仅能靠300米内的口哨联络,彻底切断码头与外界的联系。
身份隔离:核心圈与次圈
行动全貌仅4人知晓:马飞飞、特务连长真子、马飞飞发妻魏光荣、pt-11艇副,4人互为牵制。政训主任赵祁山获5根金条与欠条,艇副拿到全家移民担保书,魏光荣是马飞飞最信任的人,是任务执行人。
次圈的12名码头搬运班人员,仅留2名老兵,其余傍晚被调去卸空木箱,事后锁进仓库至凌晨2点才放出,他们只知有潜艇卸货,未看清舷号。外圈300多名普通士兵,则被统一告知“日俘三笠宫10月17日跳海溺毙”,多问者将影响战后待遇。
认知隔离:视觉与听觉的误导
亲王登艇时身着中国士兵棉袄,压低帽子。码头仅开一盏15瓦红灯泡,能见度仅5米,潜艇舷号被黑帆布遮盖,还漆上“乌贼”汉字,让目击者误以为是中国鱼雷艇。
潜艇仅鸣1秒短笛,还被岸炮试射声掩盖。整个登艇过程压缩至7分钟,从晚10点55分到11点02分便解缆离去,不给目击者形成清晰认知的时间。
利益隔离:经济、法律与情感的锁
全岛饷银提前1天发放,每人额外获5美元“夜班补助”(1944年5美元约等于1两黄金),若泄密将被追回补助并扣退役金。马飞飞还让政训室做成“亲王溺毙”正式卷宗,所有人按手印,翻供即面临“伪造战场记录”的重罪。同时,赵祁山在全团大会将“亲王跳海”升华为集体荣誉,让质疑者遭同袍孤立。
三、多方合围
次日清晨,戴笠亲率宪兵队乘国民党军舰登岛,目标直指马飞飞。戴笠最忌“背着他搞政治交易”,接到密报后两天内便赶赴火烈岛。马飞飞面临严峻处境,最轻是革职押解、坐老虎凳后枪决或终身监禁,最重则是就地处决并以“汉奸”示众。
与此同时,战区军法处也接到越权拿人的命令。但马飞飞早有准备,他收拾了军统密探周士城并将其沉海,又以“四把锁”造就全岛信息真空。
四、风暴前夕
戴笠登岛后展开全面搜查,却一无所获,马飞飞仿佛人间蒸发。怒不可遏的戴笠下令全岛封锁,可马飞飞已带着少数亲信及家眷,提前躲至盟军总部,并向盟军高层说明情况请求庇护。
盟军高层经商议决定暂时保护马飞飞,他们深知三笠宫逃脱对日本国内及盟军战争进程的重要影响。
五、野人山的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