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记忆之光(1 / 2)

进入群山,山体开辟的山道还算宽敞,多数路段都能并行两辆宽大的马车。山中气候多变,一阵山雨经常袭来,接着很快就会雾气缭绕,如游走于山水画中。

小宋走在山道身披布袋褡裢,这是走了几天之后,陈宇和他商量出的法子,毕竟陈宇站在他的肩上并不安稳也招人注意。于是小宋在一小镇找裁缝加急做了一个褡裢。而陈宇则变成小仔鸡一般大小缩进了褡裢的口袋中,伸出脑袋看着沿途的风景。

陈宇道:“我原本以为,这般已经寒冷的天气,山间没有多少人,没想到全是一排接一排的商队。”

小宋道:“宇爷,这天海省除了沿海地区,都是山多田少。种地养不活那么多人,只能走出去,将山里的好东西运出来卖,将外面的粮油和器物运进去,自然商队就多。”

接着小宋笔画了一下商队的行进方向:“您看,全是进山的。临近寒潮,这些商队都赶着将最后一批过冬的物资运进山呐。”

很快意外发生,山道上竟然开始出现堵塞,先是走走停停,最后完全走不动了,而商队的伙计和护卫们显然早已习惯,该休息地休息,该找乐子的找乐子。

倒是小宋轻装前进一路超越商队,来到了交通堵塞的源头。两山夹一河,一座双车道的大桥横亘河面连通两岸,而桥面上堵满了马车、牛车和挑夫行人。

“莫要挤了,刚刚下雨,桥对面落石把路堵了。”有官差站在桥头大喊,自然引得一众商队失望的声音。

趁着小宋观望的功夫,陈宇伸长脖子看向山道下的河流,此时雨水汇聚,水位大涨。陈宇惊奇看见水面上有三座桥依旧屹立,每座桥相隔不过数十丈。

离陈宇最近也是离水面最近的是一座古旧石桥,仅能并行两人。此时的石桥依然能够使用,两两三三老人从山间小路通过石桥走到对岸。

中间是座大跨度的石拱桥,能通过一辆马车。只是拱桥两侧的道路年久失修,走不得马车,但依旧有货郎牵着牛或者马驮着货通过桥面过河,同样可以避过塌方的路面。

最远的也是最新的大桥,桥面、桥墩如同一体,显然又是土木老哥施展土行法术的不朽造物。

陈宇凝视着翻滚的浊流上、缥缈云雾间的三座桥,这时阳光突破乌云照射进来,尽管材质不同,三桥同时将阳光折射到陈宇的双瞳中。

他的双瞳看到三桥历史的残留,先民们背着竹篓就地取材建了可以通人的石桥,工匠们精雕细琢搭建了可以通行货车的长拱桥,是修士举手投足间的飞架通途。

三个时代的残影在陈宇眼中闪过,与此时此刻的现实形成共鸣。

陈宇看到了别样的光。

【记忆之光:天海省虎跳河三桥,五百年前的石桥,两百年前拱桥,三十年前的梁桥,三座桥梁在并立中,以凝固的形态具象了时代纵深和文明进程,从而绽放出承载记忆、智慧与进步交融的凝固且流动的记忆之光】

【食取此光的功效:增强了自身对于时间类法术神通所引发异常状态的抗性。】

【天道酬勤,你食取虎跳河三桥所绽放的凝固且流动的记忆之光,进度+1,当前进度7\/100】

果然,出来走走看看是正确的决定。

“小宋,去落石的方位。”陈宇道。

“好!”小宋立即运起身法就要越过眼前的大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