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县丞说得没错,第三次洪峰同样的安然度过。
双马村人皆聚集于堤顶之上,有的人蹲着,有的人则直直地站立着。众人的目光都紧紧锁定在了那离堤顶仅有两尺高的水位线上,就连平日里最是天不怕地不怕的那些毛头小伙子们,此刻脸上也没了丝毫笑意。
随着里正一声令下,在场所有有经验的中老年人们迅速行动起来。他们有条不紊地将一个个装了大半沙土的麻袋如同砌墙一般相互交叉堆叠在一起,且搭起两道麻袋墙,以此来加高堤坝。而那些身强力壮的青壮们,则承担起了运输这些麻袋的任务,同时也有青壮在装填麻袋备用。一定要赶在第四次洪峰到来之前,将双马村所负责的长达六里的河堤整整加高至少五层。
见河堤上双马村人忙碌不已,陈宇等纷纷避让,走进不远处的一个避雨棚。
进入避雨棚后,白明三率先开口,他简要地说明了此番前来的目的。接着,他面露愧疚之色,向着陈宇抱拳请罪道:“宇兄,小弟我不过是一介无名江湖客,实在没什么脸面,无奈之下,只好搬出宇兄您,还望宇兄莫要怪罪!”
一旁的邓玉婕接过话来说道:“还望宇仙莫要怪罪白大哥。实是我,乃至整个邓氏皆迫切想要拜见宇仙您!只因您之前仗义出手,挫败王家阴谋,此事不仅关乎小女子我的终身大事和性命,更关乎我邓氏一族百年所积攒的基业。我等感恩戴德,无以为报。”
听到这里,白明三点点头,继续补充道:“此次为了应对这场危机,邓氏商行可是出了大力。先是把自家装货用的三万条麻袋全部拿了出来,紧接着又从其他商行那里借来十五万条。不仅如此,他们还跑遍了祁州城周边大大小小二三十家麻绳作坊,直接采购了足足二十万条现货,而且又追加订购了四十万条,承诺会在五天之内全部发货到位。如此一来,一下子就补齐了当前所需的麻袋缺口。至少在第四次洪峰来临之前,能够满足防洪的基本需求。”
陈宇静静地聆听完毕后,并微微点头不禁感慨万分地说道:“真没想到啊!当初我也不过是凑巧适逢其会罢了,但谁能料到这竟然种下了如此善因,最终还能将善果惠及到曲河县的百万民众。这可真是天大的幸事!”
接着说道:“邓小姐及邓氏商行于困境之中,仗义疏财,即便遭遇暴风劲雨,定能守得云开见月明!”
······
“报,第三次洪峰抵达,水位离堤顶两尺。上游大雨终于停止,但第四次洪峰依然形成。”
县衙腾出了数间库房,其间安置了上千妇人编织麻袋,下午时分李娘子领着衙门后宅的侍女拎着从县城柳纪购买的糕点,为她们送上吃食。
这些妇人一见到知县夫人便一拥而上将她团团围住,说得最多的是:“夫人,听说祁州城来的商行补齐了麻袋的缺口,是不是不用我们了?”
李娘子站到一板凳上,疾呼:“姐妹们,把心放定。祁州城的商行不过是补齐了最低限度的需求罢了。第四次洪峰就要来了,你们编织的每一千条、每一万条麻袋,都会为河堤上的男人们增添一分胜算。姐妹们,为了孩子们,为了我们的房子和地,大家再努努力!”
······
双马村河段
第四次洪峰安全过去,洪水已经超过堤顶,直接淹没了第一二层麻袋。双马村村民、支援来的河官和弓兵全都累倒在加高的麻袋上,此时已经加高到七层,前后三道麻袋墙。
作为地势最低的河堤,双马村自然牵动所有人的心,张绍也不例外,他带队巡查至此段,看到累倒的众人,本想说几句提气的话。
忽然一匹快马来报:“报,大人,上游突然形成第五次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