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让胤礽做这十万大军的主帅,其实作战部队仅有五万人,剩下五万人皆是辅兵和后勤部队。
胤礽通过系统666,将整个战场的地图都拓印下来,下发给自己的心腹将领,他将心腹安插在那些重要位置上。
系统666更是实时监控,准噶尔军队和噶尔丹的一举一动都被666播报给胤礽观看。
胤礽吩咐心腹在军队讲解如何应对火器的经验,也在抓紧时间训练,打造铁一般的纪律。
首先将军心稳定好,其次在考虑其他的,破船还有三千钉,大清的铁心火炮和子母炮都是现在能用上的东西。
两军对战之际,准噶尔布下驼城,想要与清军决战到底。
胤礽知晓噶尔丹的战术,直接率领军队前去提前部署,他直接将噶尔丹的战略套用在大清的反击战上,“觅山林深堑,倚险结营,”采用毫不费力的作战方式对付噶尔丹。
他率领心腹直接将大清的铁心火炮和子母炮架在山巅,依山傍水,建立易守难攻的据点,只等噶尔丹的部队过来,就开炮!
此时胤礽采取的战略全是噶尔丹的部队想做的,他就像精准预判一样,只要等噶尔丹的军队一来,就先开炮。
躲过大炮没死的人再让清军投放石头、箭矢等物,这些东西从坡上冲下去 ,准噶尔的士兵拿什么抵抗,就算有火器又怎么样!
他们的军队在胤礽的天罗地网下,四处逃窜,他们的士兵瞬间兵败如山倒。
胤礽更是亲身上阵,脚踩马镫,飞身上马,举手抬足之间用弓箭于百米之外,对准正准备逃窜的噶尔丹,箭矢的破空声传出,一箭爆头,他瞬间身亡,一头从马上栽倒下来。
准噶尔的士兵见自家主帅被一箭射死,刚才攻山还失败了,军心溃散。打仗这事就是这样,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噶尔丹带的虽然是精锐,但一露头就被胤礽秒了统帅的脑袋,这精锐也打不出自身原本的优势,只能狼狈逃窜。
虽然之前的将领福全对于“驼城”无能为力,既灭不了他们,又赶不走,实在是像癞蛤蟆一样,不咬人,但它膈应人啊!
但现在噶尔丹的军队人员溃散,最好是乘胜之机,彻底解决,否则等准噶尔休养生息后还是会卷土重来。
他甚至在想,要是自己能提前来两年,那尼布楚条约是不是就不用签订了。
胤礽决定要继续作战,直至将准噶尔部直接收服,国土是一步都不能退让的。
为了振奋军心,胤礽将噶尔丹的头颅割下来,让人快马加鞭送往京城。
同时也告诉众将领,如果在此次战役中杀敌达到一定数量,回京后,他会直接请旨让康熙嘉奖。
远在京城的康熙亦是知晓太子胤礽竟然将噶尔丹的一箭射死,高兴的在朝堂上大声赞扬胤礽,只觉得这个儿子真不愧是自己最得意的儿子。
也同意胤礽现在的做法,乘胜追击。但是朝堂上的大臣认为打仗劳民伤财,想要用和平的方式解决,但康熙不予理会。
准噶尔侵犯问题已经困扰康熙好多年,现在自己的儿子有能力解决,自然是要解决,否则这么大的心腹大患一直横杠在大清君王的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