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砧木离地面10-15厘米处剪断,用刀沿髓心劈开2-3厘米深,将接穗下端削成楔形,插入砧木切口,用塑料薄膜绑紧。
在砧木一侧切一斜面,接穗下端削成斜面,插入砧木切口,绑紧。嫁接后需遮阴保湿,避免阳光直射。接穗萌发后,及时抹除砧木上的萌蘖,促进接穗生长。
与枝接相同,选择生长健壮的实生苗。采集当年生、芽眼饱满的枝条,去除叶片,保留叶柄。在砧木离地面10-15厘米处切一t形切口,将接穗芽片插入切口,用塑料薄膜绑紧。在砧木上切一长方形切口,将接穗芽片嵌入切口,绑紧。芽接后需保持土壤湿润,接穗芽萌发后,剪除砧木上部,促进接穗生长。
荔枝育苗过程中,病虫害是影响苗木生长的主要因素。常见的病害有炭疽病、霜霉病、根腐病等,虫害有荔枝蝽象、荔枝蒂蛀虫、尺蠖等。防治需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
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每7-10天喷一次,连续2-3次。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每7-10天喷一次,连续2-3次。
发病初期,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灌根,每株灌药液0.5-1公斤。
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喷雾,每7-10天喷一次,连续2-3次。用5%甲维·茚虫威悬浮剂1000倍液或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2000倍液喷雾,每7-10天喷一次,连续2-3次。
用20%灭幼脲悬浮剂1000倍液或25%灭幼脲·三唑磷乳油1000倍液喷雾,每7-10天喷一次,连续2-3次。
合理密植,及时修剪,保持果园通风透光;清除病叶、病果,减少病源。利用天敌(如瓢虫、草蛉)防治害虫,减少化学农药使用。设置黄板、黑光灯诱杀成虫,减少虫口密度。
苗木培育1-2年后,达到出圃标准(苗高50-80厘米,地径0.8-1.2厘米,根系发达)即可出圃定植。
出圃前1个月停止施肥,控制浇水,促进苗木木质化。出圃前3天浇透水,便于起苗。起苗时保留根系完整,避免损伤。起苗后立即用湿稻草或湿布包裹根系,防止失水。运输过程中避免高温和阳光直射,确保苗木鲜活。
定植时间?:春季(3-4月)或秋季(9-10月)定植,避开高温和严寒季节。根据品种和土壤条件确定,一般行距4-5米,株距3-4米。挖定植穴,穴深60-80厘米,宽80-100厘米,施入腐熟有机肥10-15公斤,与土壤混匀。将苗木放入穴中,舒展根系,填土压实,浇透定根水。定植后覆盖地膜,保湿保温。
荔枝育苗是一项技术含量高、管理精细的工作,从种子处理到苗木定植,每一个环节都需科学对待。通过掌握种子处理、苗圃管理、嫁接技术、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荔枝种植者可以培育出健壮、优质的苗木,为荔枝丰产奠定基础。
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荔枝育苗技术也在不断创新,未来,通过基因工程、智能育苗等技术的应用,荔枝育苗将更加高效、精准,为荔枝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