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躺在床上似睡非睡,似醒非醒的方瑞娟,耳朵里听着窗外鸟儿啁啾不断的鸟鸣声,就那样静静地躺在床上,眼睛不必睁开,就那样轻轻地闭着,陶醉地谛听窗外鸟儿那犹如天簌般的鸟鸣声。
这时候因为人们大多都未起床,所以周围还是静悄悄的。没有轰隆隆的渣土车轰鸣而过的嘈杂,也没有汽车喇叭声的喧闹,只有鸟儿清脆悦耳的鸣叫。这鸣叫声时高时低,时急时缓,如山涧清泉,如空谷幽兰,婉转悠扬,煞是好听。
方瑞娟的脑海里不由得浮现出儿时在乡下老家,每天早晨被鸟儿叫醒的美好时光来。那时候因为方瑞娟的爷爷是村里的赤脚医生,所以他们一家人都住在了村里的最后一排宅基地上。
那是个两层的小楼,一楼是爷爷给人看病的地方,二楼则是他们一家人的住处。二楼的窗户外面不远处就是一大片竹林,楼下院子里有一棵老银杏树,树上有一个喜鹊窝。
每天早晨,当东方的天际还只是泛起一抹鱼肚白的时候,喜鹊们便开始在竹林里叽叽喳喳地叫了起来。一会儿飞到东边叫几声,一会儿又飞到西边叫几声,清脆的叫声在静谧的晨曦里显得特别的悦耳动听。
方瑞娟躺在床上,静静地聆听着窗外的鸟鸣声,那声音仿佛又把她带回到了儿时老家的时光里。那时候的她还是个梳着羊角辫的小姑娘,每天早晨都是在喜鹊们欢快的叫声中醒来的。
那时候的她总是会伸个懒腰,然后从床上爬起来,走到窗户前,打开窗户看着外面的竹林和那棵老银杏树。
竹林里的鸟儿们看到窗户打开了,就纷纷飞到窗台上,蹦蹦跳跳地叫着,仿佛在向她问好。方瑞娟便会把胖乎乎的小手伸出去,喂给它们一些陈米碎谷,看着它们欢快地啄食着。这些小麻雀就是她童年的伙伴,每天清晨的这一刻,成了她一天中最期待的时光。
天长日久附近的鸟儿们,都“认识”了方瑞娟,方瑞娟也熟识了它们,认得它们每一只,后来她也渐渐明白了,那些鸟儿们可不是靠她每天的那一把陈米碎谷活下来的,她喂的那一把,只不过是它们的加餐而已。
方瑞娟的脑海里浮现出儿时喂鸟的情景,嘴角不禁泛起一抹淡淡的笑意。随着时间的推移,方瑞娟也渐渐地长大,离开了老家,离开了那片竹林和那棵老银杏树。
然而,即使离开了那里,她依然时常怀念起那段美好的时光。她怀念那片竹林,怀念那棵老银杏树,怀念那些清晨欢快鸣叫的鸟儿们。
如今,方瑞娟已经成了一个成熟稳重的大姑娘,每天都在为生活忙碌奔波。她已经很久没有听到过鸟儿们的鸣叫声了,也很少有时间去回忆那段美好的时光。
然而,今天早晨窗外的鸟鸣声却让她想起了那段美好的回忆。她想起了小时候的自己,想起了那段无忧无虑的时光。她想起了那片竹林,那棵老银杏树,还有那些清晨欢快鸣叫的鸟儿们。
方瑞娟静静地聆听着窗外的鸟鸣声,仿佛回到了那个美好的时光里。她的心情变得愉悦起来,仿佛所有的烦恼都消失了。她感到自己的心灵得到了净化,仿佛回到了那个纯真的年代。
太阳在不断地往上爬,天也越来越亮,起来的人也越来越多,窗外也越发嘈杂起来。方瑞娟再也躺不住,赶紧起床。出了房门,看见爸妈都已经起来了,而且还早已做好了早饭,此刻正在摆桌子。
方瑞娟一看,今天的早餐可真丰盛。喷香的韭菜肉蒸包,金黄酥脆的葱油饼,黄澄澄的油条。软糯浓稠的小米粥,白哗哗的豆浆,还有几样精致小菜,摆的满满的一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