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梦中回想(1 / 2)

刘文菌在睡梦中搜索了尹兰馨脑海里最深处的记忆,发现她几乎没有五岁以前的记忆。在她的记忆里,总是自己一个人待着,即使母亲也在家里。却总是脚踩缝纫机,低头绣花。因为绣花是她用以糊口的生计,总是趁着阳光最明亮,多绣一件是一件。

即使尹兰馨早早地醒了,也会被母亲哄着再多睡一会儿,再再再多睡一会儿。直到肚子饿得睡不着了,一睡再睡,睡得肚子胀痛,这才获准起床。吃着不知道该是早饭,还是午饭的饭。吃着!几乎一成不变的白煮面条拌炸酱。

尹兰馨的记忆里,总算是到了上学的年龄,报名上学了,和自己相差十一岁的哥哥,上班了,厂里有单身宿舍,轻易不回家。妈妈所在的绣花社解散了,就跟着在建筑队工作的父亲,一起去建筑队干临时工,天一亮就出发,擦了黑才回家。

尹兰馨还记得自己的语文始终是最好的,因为她早早地学会了汉语拼音,在上学前就抱着哥哥从单位借来的小说,借助哥哥留下的字典,看的不亦乐乎,忘乎所以。

尹兰馨还记得,自己最喜欢的就是床,读上一段儿,就躺在床上,闭上眼,慢慢回味着书中情节,自己琢磨着书中人物,一个个的一言一行,自己任意演绎,尽情发挥。有时,爸妈拿回电影票,又恰巧是看过的小说改编的,尹兰馨就会将自己演绎的,和电影里的对比一番。

刘文菌从尹兰馨的记忆中醒来,心中满是感慨。这看似平淡的过往,却藏着尹兰馨孤独又充实的童年。

随着对尹兰馨记忆了解的深入,刘文菌发现,尹兰馨在学习上一直很努力。她靠着自己的勤奋,成绩始终在班里名列前茅。而在课余时间,她依旧沉浸在阅读中,借着市图书馆的管理员,有一位是哥哥的同学,办了借书证,每一个周末都奉献给了图书馆。

在一本本书里,尹兰馨“结识”了“许多人”,宝玉黛玉,湘云宝钗。安娜·卡列尼娜,弗朗茜……每当看见院子里的香椿树,尹兰馨就会想到《布鲁克林有棵树》,就会想到书中最主要的隐喻意向是坚韧的天堂树,那是美国的称呼,在中国它的名字却不太美,臭椿。

尹兰馨一直记忆犹新,还有作者贝蒂.史密斯在书中所说:努力活着,奋力拼搏,热爱一切或悲伤或快乐的生活,便能得到充实和圆满。圆满生活的大门,向我们每个人敞开。

或许,每一个孤独的日子里,都是沐浴在书香之中,呼吸着香椿树给予的香。每一份坦然和笃定,都是内心的自我塑造。而她的孤独,最终成就了她的完美。

随着所知记忆不断加深,刘文菌终于理解为什么尹兰馨对苏志国那么在意了,因为除了书的陪伴,还有年少时,苏志国与苏家爸妈平日里的陪伴。

翌日清晨,刘文菌作为尹兰馨再次醒来,吃过早饭,送走顾晓文,自己煮了一杯咖啡,坐在二楼的露台,欣赏着远处人工湖的风景。

人工湖呈半月形,与湖边那一排排婀娜的垂柳,形成一道别样的风景。微风轻拂,那一排排垂柳在微风中摇曳着,仿佛是在与对湖的人打招呼。

湖心亭,静立在湖心,像是守护着这方湖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