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师兄总是表现得毕恭毕敬,青山居士对此感到有些厌烦,觉得这样让他自己也很不自在。于是,他决定不让师兄跟随在身边,而是只带着石楠、叶杨以及那个像跟屁虫一样的朱淦一同前行。此外,还有两名负责带路的随从。
这一次,他们选择了从翠华山的东麓上山。这里的景色与西麓相比,有着明显的差异。东麓的山峦起伏,绿树成荫,山间的溪流潺潺流淌,清澈见底。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草木香气,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他们在半山腰的月牙泉边,停住脚步,准备在这里暂歇,顺带吃午饭。石楠去月牙泉对面的小树林,薅了一些草,三两下编成了虾篓,下在月牙泉里。叶杨也有样学样,编了虾篓,一起下在月牙泉里。
一盏茶的工夫,石楠他们就收获满满,虾篓里有了不少的虾,一个个晶莹透明,活蹦乱跳,让人看着就想大快朵颐。想着许多鱼米之乡,都有“生吃鱼活吃虾”的说法。石楠就晓得这虾应该如何吃了。
那两个随从,脱鞋去袜,挽起裤腿,在泉边的溪石的缝隙里,捉了许多小螃蟹。石楠这时已经将小虾淘洗干净,控净水,连同刷洗干净的小螃蟹,放在大海碗里,倒上上好的花雕酒。拌上酱油,还有从小树林里采来的野姜、野葱、野蒜,再撒上白胡椒粉,然后盖好,腌制两刻钟。
在月牙泉的清澈水畔,两位忠诚的随从正忙碌着,他们从泉水中钓起了几条肥美的鱼儿。遵循着石楠的指导,他们细心地处理起这些鱼来,小心翼翼地去除鱼的内脏,确保烹饪过程中的卫生与美味。
接下来,他们仅用最简单的调料——粗盐,将之均匀地涂抹在鱼身上,让每一寸鱼肉都覆盖上一层薄薄的盐粒。随后,他们又取出珍藏的花雕酒,轻轻地遍洒在鱼的表面,让酒香与咸味相互交织,为鱼肉增添了独特的风味。
最后,他们挑选了粗细适中的树枝,将鱼儿巧妙地叉在上面,然后小心地将这些树枝放置于预先准备好的火堆之上。火光在阳光中跳跃,烤鱼的香气随着热气缓缓升腾,弥漫在空气中,诱人无比。
两位随从静静地守在火堆旁,不时翻动树枝,确保鱼肉受热均匀,直到外皮金黄酥脆,内里鲜嫩多汁,完美的烤鱼便这样诞生了。
腌制好的虾蟹散发出浓郁的香味,石楠揭开碗盖,招呼众人来品尝。朱淦第一个凑过来,迫不及待地夹起一只虾放入口中,眼睛瞬间瞪大,“哇,这味道太鲜美了,从未吃过如此美味的虾!”众人也纷纷尝起来,赞不绝口。青山居士吃着虾,脸上露出满足的神情,“这吃法倒是新奇,味道也佳。”
大家围坐在月牙泉边,一边吃着烤鱼、虾蟹,一边欣赏着周围的美景。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身上,暖融融的。石楠看着大家吃得开心,心中也满是欢喜。
吃完午饭,稍作休息后,他们又准备继续上山。一行人精神饱满地沿着山路继续攀登,期待着翠华山山顶会有更美的风景和未知的惊喜在等着他们。
他们走了几步,就来到了一个岔路口。此时,从路的尽头吹来一阵清新的风,伴随着浓郁的花香。石楠深吸了一口气,朝着那阵香气走去,想要一探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