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依她们在百寿坊菜馆吃饭的时候,遇到一对法国来如皋旅游的中年夫妻。点菜的时候,因为语言不通,食客和服务员双方遇到难题,服务员会简单的英语,而法国夫妻只会法语,不会英语,产生沟通困难。
杨柳依精通英语、德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意大利语七国语言,一向助人为乐的她,立马上前帮忙。“bonjour! beso de on aide?(您好!需要我帮忙吗?)”“bonjour! No ne prenons pas le nu, ni vue, ni l'angis, no ne pouvons pas uniquer.(你好!我们看不懂菜单,也不懂你们的语言,英语也不会,我们无法交流。)”
杨柳依接过服务员递给的菜单,一边翻译,一边和夫妻俩商议着点些什么菜。再和服务员沟通,在服务员的建议下,少点了两个菜。
他们店里的菜码不小,少点了两个,他们夫妻正好吃完,七成饱又不浪费,又能吃好。吃完饭,返回酒店时,她们恰巧与法国夫妻同路,都是同一酒店的。
有了一餐饭的帮助,又会共同的语言,法国夫妻就和杨柳依走到了一起。杨柳依这才了解到,他们夫妻带了翻译的,只是那翻译突发疾病住院了,新的翻译还没找到,这没有翻译的第一顿饭,就遇到了麻烦。
一番长谈之后,杨柳依她们又多了两个队友,以后的旅行多了法国夫妻——50岁的马塞尔先生(arcel)和47岁的贝尔特女士(berthe)。
回到酒店,杨柳依她们通过酒店前台,网约自驾车,明天去周庄。有了荆永福这个资深自驾游约主——旅游线路规划师,杨柳依她们可是省了不少事,他一路上安排的妥帖又周全,包括一些连她们女孩子都忽视了的细枝末节。
第二天,大家又起了个大早,马塞尔和贝尔特夫妻自然是和杨柳依,还有米兰达一辆车,她们三人轮流驾驶,一路上倒也轻松。马塞尔的幽默,贝尔特的睿智,杨柳依的聪慧活泼,让旅途颇为愉快,车里时常欢声笑语不断。
两个多小时的车程,终于到达了天下第一庄——周庄,周庄位于苏州城东南,是一个具有1400多年历史的水乡古镇,有着“中国第一水乡”“天下第一庄”的美誉。这次苏杭之旅需要五天四夜。大家都听从荆永福的建议,在周庄住上一夜,第二天在去苏州一游。
先去了预订的酒店,稍事休息。然后大家步行去了附近的全福塔,它是周庄最有特色,是周庄的制高点,七层八面的玲珑宝塔,只要你一直走上去,就可以在上面俯瞰周庄的全景。石桥、小河、古刹、白墙、青瓦,它们默默地矗立在那里,诉说着千年岁月里无数风霜雪雨和岁月沧桑。
从全福塔下来了杨柳依一行人往福安桥走去,这座沟通南北市街的单孔石拱桥横跨南北市河,花岗石质地,桥长17.4米,宽3.8米,跨度6.6米,矢高4.05米。相传桥旁原有总管庙,所以又名总管桥。
走过福安桥,杨柳依她们就来到了,到周庄必看的江南巨富沈万山的发家之地,被誉为“江南民居之最”的沈厅。一层层院落走过,就来到沈厅最后一进沈家吃饭的餐厅,餐桌上摆着一个令人垂涎欲滴特产招牌“万三蹄”,彰显着它在周庄的独有地位。
不知是一路走来,早饭都消化殆尽,还是见了那个餐桌上令人垂涎欲滴的“万三蹄”,杨柳依觉得有些饥肠辘辘,询问同伴,似乎都被那“万三蹄”所吸引,一致同意折返回去,去富安桥附近的沈厅酒家用饭。
当然来周庄必吃的在万三蹄,必须得点上,还有荤素搭配,饮食才合理,一碗滑嫩、清香的莼菜银鱼羹必不可少……
吃饱喝足,心里美美的,一行人再次穿过福安桥,走过沈厅,来到门楣上书“张厅”的古色古香的明代建筑,虽然已经风光不在,它却依然是往昔壮丽宅邸建筑群的个中翘楚。
荆永福真不愧为资深的旅游线路规划师,引经博典地一通讲解,让大家了解了周庄的今昔过往。通过杨柳依的翻译,马塞尔和贝尔特夫妻只说这次中国之旅不枉此行。
又经过一座古桥的时候,恰巧有周庄特色之一的乌篷船,晃晃悠悠摇了过来,碰上空船真是难得,荆永福、杨柳依、马塞尔和贝尔特,凑做一船赶紧上去,听着摇撸吱吱呀呀响着,杨柳依心里突然间滑过《摇啊摇,摇到外婆桥》的歌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