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屋里太暖,也或许是因为双身子的人,王赛凤说着说着,就歪倒在炕上,老太太让鸳鸯给王赛凤盖上被子。领着一帮人轻手轻脚地上外边坐了。
再说薛宝钗跟着那个小丫鬟,来到了自家院子,薛府来的小丫鬟,连忙说道:“姑奶奶,大奶奶和菱姨娘,闹起来了,太太因为还在年里,让她们一人少说一句,谁想到,大奶奶就不依不饶地闹起来,大过年的,呼天抢地的,太太气得两肋疼呐……”
宝钗听了那话之后,原本就白皙的脸颊瞬间涨得通红,心中好似被一团乱麻缠绕,又急又恼又无奈。她那一双含情杏眼微微瞪大,满是不可置信,贝齿紧紧地咬着下唇,直到泛起了白印。
这情形,若是搁在平日里,她倒也有法子寻个机会出去,解决这令人心烦意乱的事情。她可以借口去园子里逛逛,赏赏那新开的花儿,或是说要去哪个姐妹处坐坐,品品茶、聊聊天,自然就能巧妙地脱身。可今儿个不同啊,今儿可是过年,贾府上下就像一个巨大而繁杂的机器,每一个环节都紧密相连,到处都是一大堆子事儿。
府里张灯结彩,各处的装饰都要精心布置,那红灯笼得挂得整整齐齐,彩绸得系得漂漂亮亮;厨房里更是忙得热火朝天,各种山珍海味、美味佳肴都要一一准备妥当,以款待府里的主子们和前来拜年的宾客;还有府里的小厮丫鬟们,都要安排好各自的差事,不能出一点儿差错。
虽说这些事儿不用她薛宝钗全权处理,可她也脱不开身啊。她平日里在府中就素有贤名,大家都称赞她稳重端庄、聪慧能干,此时自然要帮着王夫人分担一二。她得去各处查看查看,问问这边的准备情况,瞧瞧那边还有没有疏漏。
想到这儿,宝钗的眉头紧紧地皱成了一个“川”字,心中不由得埋怨起自己的嫂子薛蟠之妻夏金桂来。嫂子这人啊,平日里就行事乖张、刁钻任性,真真的上不得台面。
在这大年三十的日子里,阖家团圆、喜庆祥和的时刻,她竟整出这一出。也不知她是存了什么心思,是故意要让自己的婆婆难堪,还是根本就没把这过年的规矩和府里的体面放在眼里。
宝钗越想越气,只觉得胸口发闷,可她终究是个极有涵养的人,强忍着心中的烦闷,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想着如何去应对这棘手的局面。
就在宝钗心急如焚时,宝玉追了上来,见她这般模样,忙问道:“这样急急忙忙的,是何事让你这般着急?”宝钗将事情原委告知,宝玉皱了皱眉,思索片刻道:“你且莫着急,我去跟老太太悄悄地说一声,你就悄莫悄地回去处理一下……早去早回就是。”说罢,便匆匆跑回老太太处。
不多时,宝玉回来告知宝钗老太太已应允。宝钗心中稍安,与宝玉道谢后,急忙带着丫鬟回了薛府。
一进家门,便听见夏金桂那尖锐的吵闹声。宝钗快步走进屋内,只见母亲面色苍白地靠在椅上,夏金桂叉着腰正撒泼,脸上带着巴掌印的香菱则在一旁默默流泪。
宝钗深吸一口气,强压怒火,走上前福身道:“母亲莫气坏了身子,嫂嫂有话好好说便是。”夏金桂见宝钗回来,更是不依不饶,又闹了一阵。宝钗耐心劝解,恩威并施,终于让夏金桂安静下来。待将事情处理妥当,宝钗已身心俱疲,只觉得这年过得有点晦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