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怪不得你。
黄忠手下留情,虽属偷袭,也算有恩于你。
你放他北撤,正是报了这份恩情。
但你要记住,今后战场相遇,仍是生死之敌。
许褚略感困惑:主公不怪我擅作主张?
若非我阻拦,那五六千残兵插翅难飞。
曹操摆手:你重情重义,何错之有?
今夜之事就此作罢。
你二人各放对方一次,再战无需顾虑。
下次交手,我要你取黄忠首级,可有把握?
许褚眼中寒光迸射,望向北方沉声道:今日放行已还人情,岂会再留情面?
主公放心,再遇必取其项上人头。
曹操用力拍了拍他肩膀。
虽未尽歼出城之敌,却也迫使其无法回城。
此刻城内空虚,正是攻城良机。
即刻进攻!
攻破宛城,生擒文聘!!
杀!杀!杀!
许褚双拳紧握,目光灼灼地凝视着宛城方向,眸中燃起熊熊战意。
儿郎们,为曹丞相效死力的时候到了!
随本将军冲锋,拿下城墙!
杀啊!
震 ** 吼声中,曹军将士如潮水般涌向宛城,喊杀声直上九霄。
...........
宛城城楼上。
文聘和徐庶神色凝重地注视着远处的曹军大营。
当看见黄忠率残部向北撤退时,两人眼中最后一丝希望也随之破灭。
作为久经沙场的将领,他们岂会不明白向北撤退意味着什么?
曹军比我们预想的更难对付,曹操这一手确实高明。徐庶沉声道。
文聘轻叹:若非主公援军未至,我们也不会平白损失一万守军。
今夜注定是场恶战。
徐庶眉头紧锁:按葫芦口战事推算,主公理应已到附近,为何迟迟不见动静?
他摇了摇头,暂时压下心中疑虑,正色道:文将军,无论如何要守住宛城。
城在人在,城亡人亡!
文聘郑重点头,地抽出佩刀,高声喝道:全军听令!曹军即将攻城,都给我打起十二分精神!
谁敢临阵退缩,军法从事!
弓箭手、滚木队、礌石队、火油队,各就各位!
听我军令!
遵命!
城头喊声震天,城外曹军来势汹汹。
攻守双方剑拔弩张。
在许褚、曹仁率领下,曹军将士士气高涨,冲锋的步伐越来越近。
终于,前锋进入了弓箭射程范围。
夜幕笼罩,文聘猛然抬臂厉喝:放!快放箭!
密集箭矢如暴雨倾泻,在黑暗中呼啸着扑向曹军阵中。
啊——
惨嚎声瞬间炸响,毫无防备的曹兵纷纷中箭倒地。那撕心裂肺的叫声令人毛骨悚然,转眼间已有百余具 ** 横陈战场,死状狰狞可怖。
攻势却未因此停滞。冲锋的曹军恍若未闻,踩着同伴 ** 继续向城墙逼近。
滚木准备!
落石投掷!
粗壮圆木与沉重石块如雨点般砸落城下。不断有曹兵被砸得骨断筋折坠落城垣,但汹涌的攻势丝毫不见减弱。
城上城下化作血肉磨盘,每时每刻都有人倒下,鲜血在墙砖缝隙间蜿蜒成溪。尽管守军凭借城墙之利占据上风,伤亡远少于曹军,却架不住敌军如潮水般源源不绝。
战局悄然变化。在曹操亲自督战下,许褚、曹仁等将领不断激励士气,曹军终于陆续攀上城头。
文聘面如死灰:曹操竟不惜代价到如此地步。
这般惨重损失仍要强攻,若非元直先生早作安排.......
徐庶目光沉沉:我军连番苦战,两万守军如何抵挡得住?
黄忠带走万余精骑后,曹操岂会放过这空城良机?
文聘额头渗出冷汗:依先生之见......
城墙已不可守。徐庶斩钉截铁道,速作决断!
**
徐庶沉声道:“弃守城墙,依托城内陷阱御敌。”
文聘望着坚实的城墙:“这城墙就这样弃之不顾?”
“白白送给曹军?”
徐庶摇头:“烧毁城墙!”
“将备好的物资集中堆放,待我军撤离后,放火焚烧。”
“虽难致敌重创,却可昭示我军死战之志。”
文聘点头:“我先击退这队曹兵!”
说罢,他接过亲兵递来的长枪,振臂高呼:“众将士!为中州王而战!誓守宛城!”
“随本将击退敌寇!”
“杀!!”
枪锋横扫,他怒视刚攀上城墙的曹兵。
几名曹兵还未来得及站稳,便被凛冽枪势笼罩。
银光乍现,几人喉间一凉,鲜血喷涌,当场毙命。
文聘率众冲杀,十余名曹兵转眼伏尸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