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1 / 2)

败兵如潮水退入本阵。

未及询问,文聘、蒯越的三万伏兵已从两侧杀出,混战瞬间爆发。

“稳住阵型!”

“敌军数量有限,无须惊慌!”

曹操声嘶力竭地呼喊,但在这黑漆漆的夜里,面对未知数量的伏兵,恐惧早已吞噬了士兵的理智。

即便曹操亲令斩杀扰乱军心者,仍止不住全军的溃退之势。

“主公,此地凶险,当速退!”

“敌方连环计策层出不穷,若等城内伏兵合围,三面受敌则万事休矣!”

戏志才疾声劝谏。

荀攸也急道:“当以保全实力为重。”

曹操拧紧眉头:“若被刘表这等虚名之徒吓退,天下人将如何耻笑我曹操?”

“听两侧杀声,伏兵至多三万。”

“只要稳住阵脚,有何可惧?”

“至于城内守军...子廉(曹洪)定能阻截。”

“当务之急是解决这两翼之敌。”

曹操眉头一皱,身旁谋士戏志才轻叹道:\"主公,此番恐怕另有人暗中布局。\"

\"哦?\"

\"不是刘表?那会是谁?\"

戏志才神色凝重,缓缓吐出两个字:\"林辰。\"

\"林辰?\"曹操面露讶色,\"这不可能!\"

戏志才解释道:\"若是刘表设局,最多诱我前军入伏,击溃后逼迫我军退兵。\"

\"怎会将全部兵力倾注于城外 ** ?\"

曹操顿时会意,脸色骤变。若真如戏志才所言,今日恐有大难临头。

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一员偏将翻身下跪:\"禀主公,曹洪将军遣末将来报:敌军统帅实为林辰,黄忠、文聘等荆州主力皆已归顺。请主公速做决断!\"

曹操身形一晃,险些栽倒。

\"主公当心!\"戏志才连忙搀扶,\"此时更需冷静应对。\"

曹操强压怒火,连声质问:\"林辰?这究竟怎么回事?\"

谋士荀攸伏地请罪:\"属下筹划不周,请主公责罚!\"

戏志才扶起荀攸:\"当务之急是尽快脱身。\"

曹操深吸一口气,沉声道:\"传令全军后撤十里,渡江后便无后顾之忧。\"

又对那偏将吩咐:\"你速去接应子廉,命他立即撤退!\"

偏将正欲领命,忽闻远处又传来急促的马蹄声。

\"主公......出大事了......\"

\"何事惊慌?\"

\"曹洪将军阵亡,被黄忠一刀斩 ** 下!\"

\"什么?!\"

脑海中如惊雷炸响。

\"你再说一遍?\"

\"这绝不可能!\"

\"子廉即便不敌黄忠,退走总非难事,怎会丧命?\"

\"你竟敢谎报军情——\"

\"我杀了你!\"

曹操\"锵\"地拔出佩剑,双目赤红似火。

曹仁、夏侯渊等将领急忙上前搀扶:\"丞相,此刻不是悲痛之时。子廉拼死拖住黄忠,正是为大军争取生机。\"

\"当务之急是率军突围。\"

\"万不可辜负子廉以命换来的时间啊!\"

曹操泪流满面:\"子廉随我征战十余载。当年讨伐董卓时,徐荣设伏兵围剿,危殆之际......\"

\"是他披我甲胄引开追兵,救我性命。\"

\"函谷关前,又是他护我逃出林辰重围。\"

\"如今再度为我赴死!\"

\"此仇不共戴天!\"

\"今日我誓不撤退,定要与林辰决死一战!\"

众将闻言既哀且惊,一时语塞。

曹仁沉声道:\"兄长何出此言?\"

\"函谷关折了曹休、夏侯惇,邺城殁了曹纯,他们岂是甘心赴死?\"

\"皆是为丞相大业才舍生忘死。\"

\"唯有丞相活着,他们的牺牲才有价值,我军才有重整旗鼓之日。\"

\"若丞相今日战死,谁为我们 ** 雪恨?\"

\"这天下可以没有夏侯惇、曹休、曹洪,却不能没有丞相啊!\"

\"丞相若不在,他们九泉之下岂能瞑目?\"

原本抱定死志的曹操怔立当场,许久才平复心绪。

\"子孝,起身!\"

\"此言甚善!\"

\"寡人岂能轻生!\"

\"我军尚未溃败!\"

\"传令三军,速退襄江!!\"

\"曹仁、夏侯渊负责殿后,且战且退,只需阻滞敌兵!\"

\"得令!\"

二将领命而去,诸将各司其职。

曹操遥望襄阳城廓,目眦尽裂地嘶吼:\"林辰,尔欺瞒天下!\"

......

襄江之畔。

眼见舟舰完好停泊码头,

曹操抚掌大笑。

身侧荀攸捻须发问:\"明公何故发笑?\"

曹操扬眉道:\"我笑林辰见识短浅,枉称神机妙算!\"

\"此话怎讲?\"

曹操执鞭指点:\"若在此处伏下水师截断退路,焚毁战船,我军便成瓮中之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