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1 / 2)

\"当今天下大乱,我糜家必须依附强者。刘备名震四海,更是皇亲国戚,这门亲事算我高攀。况且他刚得青州,手握两州之地,进退皆宜。对糜家而言稳赚不赔。\"

\"荒唐!\"糜竺甩袖怒斥,\"小妹岂是交易之物?你可还记得父亲临终嘱托?\"

糜芳顿时语塞。

\"那兄长的意思是回绝?可如此一来......\"

\"如今悔婚已迟。\"糜竺望向庭院落花,\"只盼那刘备当真如传闻般仁厚,小妹过门后能少吃些苦头。\"

...............

青州官署书房内,烛火摇曳。

刘备正与孙乾、关羽议事。

\"大哥,市井流言说糜家 ** 才十六岁,而您已过而立之年。众人议论您倚仗皇叔身份强娶,恐损威名。既然糜氏钱粮已得,何必非要联姻?\"

关羽抚须凝视主公。他深知兄长素来不近女色,此番强娶糜氏之举着实令人费解。

这番话让刘备指尖微颤。昔日兄弟三人颠沛流离时,他确实无心儿女私情。

眼下时局已变,他手握两州,俨然成了当世豪强,岂能没有享乐之念?

更何况前次在徐州造访糜家时,他与糜贞有过一面之缘。

那姑娘生得倾国倾城,性子又活泼可人,时常在刘备梦中巧笑倩兮。

这次借着糜家示好之机,他正好顺水推舟,将这位佳人迎娶过门。

谁知糜贞\"徐州第一 ** \"的名头实在太大,引得市井议论纷纷,连义弟关羽都来劝谏。

若此事尚未张扬,或许刘备还会顾及颜面就此作罢。

可消息都已传开,此时若打退堂鼓,岂非坐实了他贪恋美色的传言?

半辈子积攒的清誉,岂非要毁于一旦?

思及此处,刘备暗下决心,不该过分显露对糜贞的执念。

\"贤弟有所不知,似糜家这等富甲天下的商贾,向来只计较利害得失。\"

\"我们得势时,他们自会鼎力相助。\"

\"若见我们失势,恐怕第一个就要反戈相击。\"

\"如今我们肩负天子重托,承载着无数汉室忠臣的期望。\"

\"行差踏错不得,更冒不起这个险。\"

\"那林辰雄踞西北、河北,坐拥五州之地。\"

\"眼看大战在即,各路兵马即将交锋。\"

\"我军粮草短缺,兵甲不精。\"

\"若不得糜家相助,怕是连出征的底气都没有,谈何为朝廷除奸?如何替三弟雪恨?\"

\"我固然可以不娶糜贞,但若无这桩姻亲给糜家吃定心丸,他们岂会倾囊相助?\"

\"外人都道是我刘备主动提亲,谁知实则是糜竺献妹在前?\"

\"糜家要个保障,我如何推拒?\"

\"我这般苦心,谁人知晓?\"

糜竺在心底暗骂:\"这刘大耳占了便宜还要装委屈......\"

刘备这番话可谓声情并茂,说到动情处,竟还硬生生挤出几滴眼泪来。

关羽原本略带不满,闻言立即起身向刘备行礼。

\"原来大哥用心良苦,难怪我多次询问,您都避而不答。\"

\"竟是糜家在谋求保障。\"

\"那联姻之事也是大哥配合演的双簧?\"

刘备轻轻颔首。

关羽震惊道:\"如此说来,大哥是在替糜家背负骂名?\"

\"不如将实情公之于众?\"

刘备神色凛然地摆手:\"即将成为一家人,何必计较谁担骂名?\"

\"若二弟说出去,糜家的造势效果必定大减。\"

\"糜家付出诸多,只求风光一回,我岂能辜负?\"

关羽由衷赞叹:\"大哥仁德,当世无二!\"

旁听的孙乾也对刘备肃然起敬。

先前他虽未出声,内心也觉得刘备这场婚事有损英雄形象。

此刻却只剩下由衷的钦佩。

\"主公仁德,天下无双!\"

\"属下敬佩!\"

刘备扶起跪拜的二人:\"云长、公佑,外人误解讥讽我都不在乎。\"

\"只要你们懂我心意,我便知足。\"

\"唉!\"

他昂首而立的身影,在关、孙二人眼中愈发高大。

若林辰在场,定会为刘备炉火纯青的演技击节赞叹。

这般演技放在现代,摘得\"影帝\"桂冠简直易如反掌。

\"嗒嗒嗒...\"

突然响起的脚步声打破了书房凝重的氛围。

刘备见简雍快步进来,不悦之色瞬间化为期待。

这位正是他派去糜家下聘的使者。

\"宪和,结果如何?\"

\"糜家可还有其他条件?\"

徐州城内张灯结彩,糜府上下喜气洋洋。简雍躬身禀报:\"糜家已应允婚事,三日后便送糜 ** 前往临淄。\"

\"陪嫁仆役两千余人,金银绸缎不计其数。\"

\"另有粮草十万石,不日将运往青州。\"

刘备闻言抚掌称善:\"甚好!不知何人负责护送?\"

简雍答道:\"曹豹将军亲率千名精兵护送,万无一失。\"

刘备捻须而笑:\"有曹将军在,吾心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