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令兵话音未落,便慌不择路地往后军逃去。
张合高览见状怒不可遏。
\"说得轻巧!乱军之中如何撤退?\"
\"混账!\"
高览双目喷火,破口大骂。
张合长叹:\"你我性命,无人顾惜。\"
\"战场上人命如草芥,逃命之时谁还管得了谁?\"
高览又连骂数声:\"现下该如何是好?\"
张合凝视混乱战局,深吸一口气镇定道:\"高兄,我们相交多年,有话直说。\"
\"若你不认同,便就此别过。\"
见张合神色凝重,高览追问:\"何事这般严重?\"
张合沉声道:\"如今天下大乱,群雄并起。\"
----------------------------------------
\"当初选择袁绍,正是看中他讨伐董卓的豪杰气魄。\"
\"袁氏门第显赫,本以为能成就大业。\"
\"可投效之后,我们兄弟却处处受制。\"
\"无论军功还是待遇,都排在颜良文丑、淳于琼、麴义等人之后。\"
\"上次只因整肃军纪责罚袁家亲兵,就被连贬数级。\"
\"这次若非战事吃紧,岂会启用我们?\"
\"方才你也见到,我虽挂着后营主将虚衔,却险些丧命。\"
\"如此器量狭小之人,值得誓死追随?\"
\"如今败局已定,难道真要为他陪葬?\"
\"我绝不情愿!!\"
高览沉默不语,他与张合的处境如出一辙。
长叹一声,高览开口道:\"张兄的意思是......\"
张合直言:\"袁绍败局已定,我们该为自己谋条生路。\"
高览踌躇道:\"莫非指公孙瓒?\"
张合嗤之以鼻:\"公孙瓒连袁绍都不如,投他有何前程?\"
\"我说的是中州王林辰!\"
\"林辰?\"高览面露惊色,\"可他与诸侯为敌...\"
张合反问:\"今夜大战谁获益最多?\"
\"你是说...\"
\"林辰仅用数百人就让三十万大军混战,令袁绍十五万主力全军覆没。\"
\"这样的谋略不可怕吗?\"
\"沮授推测甄家**被劫可能也是林辰谋划。\"
\"仔细想来确实如此。\"
\"若真这般,整个河北战局都在他掌控之中。\"
----------------------------------------
(
“此等人物岂能不成大业?”
“唯有趁其微末之际投效,方能受其器重。”
“不然战败被擒,颜面何存?”
“高兄,你意下如何?”
高览沉吟良久。
突然目光如电:“好!就这么办!”
“不过投奔林辰需有人牵线搭桥......”
张合眼中寒光乍现:“袁绍......”
“他便是咱们飞黄腾达的踏脚石。”
“但要先给林辰递个消息。”
“此事交给你办可好?”
高览略作犹豫,沉声道:“成!”
“就这么定了!!”
此时昏迷不醒的袁绍绝难料到,麾下仅存的两员虎将竟也起了异心。
若知晓此事,只怕宁愿长眠不醒。
.............
张合、高览议定后,明面上仍镇定自若指挥大军后撤。
暗中却分头行动:张合引兵退往任丘,高览则直奔中军而去。
待林辰领兵杀到中军大帐时,只见人去帐空,满地狼藉。
“袁绍溜得倒快。”林辰轻叹。
岳飞进言:“营盘太大,我军兵力有限,难以追踪。”
“但袁绍精锐尽丧,只剩些残兵败将,不足为虑。”
林辰摆手:“鹏举,你低估袁家了。”
“袁氏四世三公,在世家大族中声望极高。”
“不然袁绍岂能由渤海太守一跃成为河北之主?”
“其脱逃后必生祸患。”
“更可惜的是那些随他逃走的贤才。”
秦琼提议:“不如往南追击,或能截获。”
林辰摇头:“漫无目标地搜寻,无异 ** 捞针。”
话声刚落,远处传来“踏踏踏”的马蹄声。
只见麴义策马而来,身侧跟着一员威风凛凛的武将。
“主公,高览特来效忠!”麴义朗声介绍。
高览抱拳行礼,恭敬道:“高览拜见中州王!”
林辰见状大喜。高览乃河北四庭柱之一,如今他麾下正缺良将,猛将来投,岂能不喜?
“高将军免礼!”他连忙上前搀扶,“将军能归顺,本王甚是欣慰!”
高览见林辰气度不凡,待人温和,心中忐忑稍减,正色道:“末将与张合投奔袁绍后,非但不受重用,反遭排挤。如今袁绍兵败,我等不愿为之殉葬,特来投靠中州王,愿效犬马之劳!”
林辰笑意更浓:“高将军请起。”顿了一顿,又问:“方才听将军提及张合,不知他现在何处?”
高览将二人谋划如实禀报。
林辰听完连连赞叹:“两位将军深明大义,解我之忧,实在妙极!”当即下令:“传令背嵬军、先登营,即刻撤出战场,驰援任丘!”
“遵命!”
……
林辰率部撤离后,公孙瓒大军再无阻碍。此战除数万人溃逃外,共俘获敌军五万,可谓大获全胜。
袁绍帅帐内,公孙瓒高居主位,满面红光:“数日前袁本初还占尽优势,将我围困于范阳。如今如何?十五万大军一朝覆灭,他已成丧家之犬!”
他拍了拍桌案,略带遗憾道:“可惜未能取其首级,实乃美中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