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1 / 2)

当初他投效公孙瓒,正是看中其守卫幽州、抵御外敌,使百姓免受异族铁蹄 ** 的作为。

然而他万万没想到,公孙瓒竟会纵容部下劫掠军粮,而自己更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了最为痛恨的那类人。

林辰将赵云脸上迷茫挣扎的神情尽收眼底,

这更坚定了他的判断。

他嘴角微扬,朗声道:\"披甲执锐者,自当肩负保家卫民之责。\"

\"可这些贼兵烧杀掳掠,无恶不作,早已忘了根本。\"

\"此等败类,岂不该杀?\"

赵云苦涩摇头:\"该杀...只是...\"

林辰不等他说完,继续道:\"子龙心系苍生,原想追随公孙瓒守卫边疆。但如今的公孙瓒早已面目全非。\"

\"今日敢劫掠百姓,来日就敢祸害城池。\"

\"如此之人,值得你效死力?\"

\"他早已背弃了当初的誓言。\"

\"而你身后这些士卒,哪个手上没有沾过无辜者的鲜血?你真要庇护他们?\"

赵云陷入沉默。

林辰长枪一挥:\"杀!\"

\"沾染百姓血债者,格杀勿论!\"

\"未伤人命者,断其一臂!\"

宇文成都点头领命,战马如离弦之箭冲出。

燕云十八骑紧随其后,十九骑闯入数百敌阵,如猛虎入羊群。

不到一刻钟,身上带血的士卒尽数伏诛。

未染鲜血的士兵则断臂跪地。

自始至终,赵云未曾出手,也没让林辰失望。

林辰望着跪地的百余降卒:\"今日留你们性命,只因你们尚存良知。\"

\"沙场对决各为其主,但残害百姓者罪不容赦。\"

\"黎民不可伤,刀兵更不可加。\"

\"今念子龙将军情面,饶尔等性命。\"

\"滚!\"

百余士卒如获重生,踉跄四散奔逃。

血腥气息弥漫四野。

这般场景原是赵云平生所好,此刻却莫名怅然。

他轻夹马腹,任由坐骑缓步徐行。

林辰岂容良将离去?

当即策马相迎:\"子龙将军欲往何处?\"

\"若归营,公孙伯珪必不相容。\"

赵云神色茫然:\"我...亦不知。\"

\"但求独处...\"

\"独处?\"

林辰失笑:\"不如随我同行?\"

\"当此乱世,正是豪杰立业之时,岂可蹉跎岁月?\"

赵云猛然抬首,目光如电:\"阁下何人?\"

\"林辰!\"

\"林辰?!\"

赵云瞳仁骤缩。

数月来,谁人不晓林辰之名?

诛董卓,降马腾,大破曹孟德联军,战功赫赫如雷贯耳。

\"你便是坐拥雍凉的林辰?\"

林辰眉梢轻挑:\"莫非不像?\"

赵云审视良久,缓缓摇头:\"传闻林辰阵斩吕布,独战刘玄德兄弟犹占上风。\"

\"若非手下留情,关云长亦当殒命。\"

\"你身后亲卫虽精,却难证身份。\"

林辰朗声大笑,不料今日竟需自证。

可见传闻过盛亦非好事。

\"将军可敢与我一赌?\"

\"若我能证真实身份,便随我 ** 大业如何?\"

赵云略作犹豫:“林辰的所作所为虽令我钦佩,但他终究与朝廷为敌,更是天下百姓之敌,我岂能追随叛贼?”

“断然不可!”

林辰沉声道:“这天下难道生来就该姓刘吗?”

赵云顿时语塞。

林辰继续说道:“万物兴衰皆有定数。”

“如今大汉江山早已腐朽不堪,黎民百姓无家可归,正是走投无路才会奋起反抗。”

“难道这全是百姓的过错?”

“我在雍州举兵,就是要为苍生谋一条生路。”

“这是为我炎黄子孙尽一份心力。”

“你在幽州多年,想必深知胡人铁骑的凶残。”

“若我们只顾内斗,连最基本的统一都做不到,如何抵御外族?”

“难道非要等到胡人的铁蹄踏破长城,才能觉醒吗?”

“到那时,多少百姓会惨遭屠戮,多 ** 女会受尽 ** 。”

“身为华夏儿郎,你忍心看到这样的场景吗?”

这番慷慨陈词让赵云无言以对。

“此言...未免过于狂妄。”

“那些胡人在公孙瓒将军的震慑下,连长城都不敢靠近,怎可能攻入中原?”

林辰叹息:“强盛终有尽时。”

“当年汉武帝时期,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令异族闻风丧胆,大汉铁骑威震四方。”

“可如今朝廷衰败成何等模样?”

“ ** 被随意废立,形同傀儡,这般景象如何服众?”

“内斗持续越久,华夏元气损伤越重。”

“或许真有那么一天,我们会面临灭顶之灾。”

林辰并非危言耸听。

魏晋之后的动荡岁月,险些令华夏文明断绝,追根溯源,不正是三国数十年纷争酿成的苦果?

既然有幸重生于此,既然来到这个时代,林辰绝不容许历史重演。

当前重中之重便是平定四海,席卷山河。

赵云沉默不语。

他真切体会到林辰言语中的诚意。

然而根深蒂固的观念让他始终觉得追随林辰并非良策。

林辰再次说道:\"还是方才那句话。\"

\"不如以武论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