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清了清嗓子,声音透过音响传遍广场:“接下来,有请振华集团董事长周振华先生、日方研究团队负责人佐藤雄健博士,为我们揭晓新型阑尾功能强化疫苗的研发成果!”
掌声如潮,周振华和佐藤并肩走上舞台。周振华的步伐稍缓,却难掩眼中的亮泽,他接过话筒,指尖因激动微微发颤:“各位同仁,各位朋友,今天站在这里,我想说——我们做到了。”
台下瞬间安静,连学生们都屏住了呼吸,竖着耳朵听他继续说:“多少年来,阑尾被当成‘退化的器官’,一场阑尾炎,动辄就要开刀切除。可我们的研究发现,它是人体免疫系统的‘前哨’,能分泌特殊的免疫细胞,守护肠道健康。”
他顿了顿,身后的LEd屏切换出阑尾的三维结构图,红色的免疫细胞流动轨迹清晰可见:“但它太‘脆弱’了,细菌感染、饮食刺激都可能引发炎症。在医疗条件落后的地方,一场急性阑尾炎就能夺走一条命——这正是我们立项的初衷。”
佐藤接过话筒,用略带口音的中文说:“经过七年攻关,我们的疫苗实现了两个突破:一是强化阑尾的免疫功能,让它能更高效地抵御病原体;二是从根源抑制炎症反应,哪怕受到刺激,也不会诱发阑尾炎。”
屏幕上打出实验数据:“临床实验显示,接种疫苗后,受试者阑尾功能提升300%,阑尾炎复发率降至0.01%,无任何不良反应。”
台下响起抽气声,几位老专家激动地互相点头,学生们举着的手幅又高了几分。周振华看着人群,声音哽咽了些许:“更重要的是,我们突破了生产工艺,成本降到了传统疫苗的三分之一。用不了半年,它就能批量生产,走进社区医院,走进偏远山区——以后,再也不会有人因为‘小小的阑尾炎’失去生命。”
“为国为民,这才是医者的本分啊!”前排一位白发老院长突然起身鼓掌,掌声像被点燃的星火,瞬间燎原。学生们欢呼着挥动手臂,记者们的闪光灯连成一片,把舞台照得如同白昼。
扞狼站在侧台,看着周振华扶着佐藤鞠躬,看着台下那些激动的面孔,突然觉得眼眶发热。他想起这些日子周振华咳血的手帕,想起实验室彻夜不熄的灯光,原来所有的透支与坚持,都藏着这样滚烫的初心。
阿飞碰了碰他的胳膊,墨镜后的目光望向人群:“看来,这场仗没白打。”
扞狼点头,目光扫过广场四周——警方的便衣仍在警惕地巡逻,安保人员挺直着脊背,连风都仿佛变得温柔。三月的阳光终于穿透云层,落在周振华苍白却释然的脸上,落在佐藤泛红的眼眶里,落在每一个为生命欢呼的人身上。
这场研讨会,不仅揭晓了一项科研成果,更撕开了“阑尾无用论”的偏见,让那些曾被忽视的角落,终于迎来了被守护的可能。而扞狼知道,他们守护的不只是两位研究者的安全,更是这份能照亮无数生命的希望。
台下的议论声渐渐变成尖锐的提问,像冰雹般砸向舞台。
前排一个戴眼镜的中年男人站起身,手里举着话筒,语气带着质疑:“周董事长,佐藤博士,你们说疫苗完全有用,可万一呢?毕竟是新东西,真出了问题,你们一句‘负责到底’能算数吗?谁知道你们会不会转头就解散团队?”
周振华往前一步,接过话筒,声音沉稳有力:“这位先生,我们在研发初期就设立了专项基金,额度足以覆盖未来二十年可能出现的所有售后医疗费用。相关文件已提交给国家药监局备案,随时可查。”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全场,“至于‘负责到底’——我今年六十岁,剩下的人生,足够陪任何一位接种者走到最后。”台下瞬间安静了几秒,随即响起零星的掌声。
还没等掌声平息,角落里突然有人高喊:“为什么要跟日本人合作?我们中国难道没人能研究出来吗?这不是把核心技术拱手让人?”
这话像点燃了引线,台下立刻炸开了锅。有人附和:“就是!凭什么让外国人分一杯羹?”
佐藤雄健接过话筒,中文不算流利却字字清晰:“科学没有国界。七年前,我带着日本实验室的基础数据来中国,是周先生的团队用中医理论补充了免疫调节的关键环节——我们各自的优势加起来,才让疫苗成本降了一半。”他看向周振华,眼神诚恳,“如果只靠一方,现在可能还在实验室里挣扎。”
周振华点头补充:“这位朋友,你觉得‘自己研究’是骨气,可偏远山区的病人等不起。去年云南有个孩子,因为阑尾炎耽误了救治没救回来,他父亲到现在还在医院走廊里哭。比起纠结‘谁研究的’,让更多人活下来,难道不是更重要的事?”
人群中突然站起个穿和服的女人,用生硬的中文喊道:“这明明是日本十年前就有的技术雏形,中国不过是捡了现成的!”
佐藤雄健脸色一沉,从公文包里抽出一叠文件:“这是日本厚生劳动省的备案记录,我们的基础数据在七年前就停滞了,是周先生发现了阑尾黏膜细胞的特殊活性——”他指着文件上的标注,“这项突破,中国团队用了三年才攻克,专利属于振华集团。”
周振华接过话头,声音带着锋芒:“技术共享从来不是‘占便宜’,是互相成就。就像你身上的抗生素,可能产自美国;你用的血糖仪,核心芯片来自德国。科学的进步,靠的是站在彼此的肩膀上,而不是画地为牢。”他看向那个穿和服的女人,“至于你说的‘日本成果’,不妨问问佐藤博士,他为了说服日本总部共享初期数据,顶着多大压力。”
佐藤雄健苦笑了一下:“确实,我差点被解雇。但看到周先生团队的研究日志时,我知道这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