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技术突破(2 / 2)

他大胆地提出了一个设想:“如果我们不追求那种极致的动态重构,而是利用符文阵法,结合我们最新的灵能计算核心,构建一个相对稳定、但防御强度远超现有水平的‘复合式灵能偏转护盾’呢?以阵法的‘定’来模拟其‘动’的部分效果!”

这个设想极具挑战性,但方向明确。符法大师们与材料科学家、能量工程师们立刻投入了疯狂的攻关。他们借鉴了玄冥星护盾的能量引导几何结构,结合上古防御大阵的符文精髓,利用最新合成的灵能导性合金作为基板,开始设计和试制新型护盾发生器。

失败,失败,还是失败。每一次实验,不是能量过载烧毁基板,就是护盾结构不稳定瞬间崩溃。

直到第七次实验,当墨渊大师亲自出手,以自身强大的神念作为临时引导,将一道复杂的复合符文精准烙印在最新型号的灵能基板上,并将其接入一个超负荷运转的灵能聚变核心时——

嗡!

一个稳定的、散发着淡金色与幽蓝色交织光芒的椭圆形护盾,成功在实验场上空展开!虽然范围仅有十米,但其能量波动显示,其单位面积的防御强度,至少是旧式护盾的三倍以上!而且,它对能量攻击展现出良好的偏转特性!

“成功了!我们成功了!”实验室里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尽管这还只是实验室原型,距离舰载实用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这无疑是里程碑式的突破!它证明了天穹星的融合科技道路,拥有追赶甚至局部超越高等文明的潜力!

第二个突破,则源于对玄冥星引擎和武器系统的研究。

玄冥星战舰那惊人的机动性和凝练的能量武器,同样令人生畏。研究团队发现,其引擎核心运用了一种对引力子的精妙操控技术,而武器系统则依赖于一种极高纯度的能量压缩和聚焦方式。

在引擎方面,天穹星短期内无法复制其技术,但穿越者科学家提出了一种取巧的方案:“灵能矢量喷口优化”。通过分析“利刃”舰引擎喷口的几何形状和能量流场,结合流体力学和符文增效,对现有星舰的灵能推进器进行改造,虽然无法实现那种违反物理常识的机动,但足以将现有舰船的机动性提升百分之三十以上!

在武器方面,收获更为直接。通过对“利刃”舰主炮残骸的分析,团队成功解析了其能量压缩的部分原理。公输班和林玥立刻带领团队,对“阳电子灵能炮”进行升级。他们改进了炮管内部的符文序列,引入了类似玄冥星技术的能量聚焦环,虽然受限于材料和技术,无法达到敌方主炮的威力,但使得天穹星主力舰的主炮射程和穿透力提升了近百分之五十!并且,基于此原理,开发出了威力更大、可用于小型舰艇的“聚能脉冲炮”。

除了这些直接的军事科技,一些“软性”的收获同样价值连城。

对玄冥星舰载计算机系统的部分破解(得益于白石那种独特的“意境”感知法,结合超级计算机的暴力推算),让天穹星在数据压缩、加密通讯和战场信息处理方面获得了飞跃。新的“量子-灵能混合计算阵列”开始设计,它将极大提升舰队指挥效率和武器瞄准速度。

对敌方材料的研究,也促进了天穹星在新型灵能合金、耐高温陶瓷、能量导管等基础材料领域的进步。

每一天,“熔炉”基地都在产生新的成果,新的突破。这些技术被以最快的速度整理、验证,然后下发到各个星舰船坞、武器工厂和研究所,争分夺秒地应用于现有装备的升级和新装备的研发之中。

残骸的每一块碎片,仿佛都在无声地鞭策着天穹文明,以燃烧自身的方式,进行着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科技爆炸。

当第一艘加装了试验型“复合式灵能偏转护盾”和“优化矢量喷口”的“守护者”级驱逐舰,在船坞中重新点亮幽蓝与淡金交织的护盾,并以更加敏捷的姿态进行测试航行时,所有参与其中的人,眼中都闪烁着希望的光芒。

他们知道,这点滴的进步,汇聚起来,便是文明在绝境中,为自己凿开的生存缝隙。

技术突破的曙光已然显现,但能否凭借这缕微光,照亮通往生存的道路,仍需血与火的考验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