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心化厄阵”的普惠化:在稳定核心大阵后,陆沉指导技术团队,成功研制出了简化版的便携式净化符卡,虽然效果远不如大阵,但能有效缓解轻度的诅咒后遗症症状。这些符卡通过医疗机构免费或低价向民众发放,惠及了大量受困于此的普通家庭,进一步巩固了陆沉“救世主”的形象。
除了政策,陆沉本人也以其行动,不断强化着“公正”与“守护者”的形象。
他并未因叛乱事件而深居简出,反而更加频繁地出现在公众视野中。他会突然视察城外的难民营(安置因备战工程迁移的民众),亲自查看伙食和居住条件;他会出现在星舰工厂,与满手油污的工人交谈,关心他们的工作强度和安全;他甚至会悄然前往医院,看望在训练中受伤的士兵和在净化治疗后康复的民众。
没有前呼后拥的仪仗,只有必要的护卫。他与普通人交谈时语气平和,耐心倾听他们的困难,并当场指示随行官员记录解决。这些亲民的细节,通过官方媒体的适度报道,极大地拉近了他与民众的距离,打破了“神皇”高高在上的隔阂感。
在一次视察联合高等学院时,他面对全体师生,发表了即兴演讲,其中一段话被广为传颂:
“……我知道,很多人感到疲惫、困惑,甚至恐惧。我们放弃了安逸,选择了艰辛;我们打破了传统,迎接着未知。有人问我,这一切值得吗?我想说,看看你们身边来自不同世界的同窗,看看城外那日渐成型的星舰,看看手中能守护亲人的武器,再看看头顶那片不再仅仅属于梦想的星空!这一切,不是为了某一个人,而是为了我们脚下的土地,为了我们共同的文明,为了子孙后代能拥有选择未来的权利!这,就是值得!”
真诚、朴实而又充满力量的话语,深深打动了无数人。
潜移默化中,人心开始真正归附。
市井街巷中,抱怨备战劳民伤财的声音渐渐稀少,取而代之的是对“外星威胁”的讨论和对强大国防的支持。茶馆酒肆里,人们开始津津乐道于新式武器的威力,自豪于学院培养出的天才学子。父母教育孩子时,会指着巡逻的士兵说:“长大了要像他们一样,保护我们的家园。”
就连那些原本对陆沉心存疑虑的旧式学者,在看到苏文等大儒在学院中受到尊重,传统文化在新的体系下得以传承和创新后,也渐渐放下了成见。穿越者群体中,绝大多数人更是将陆沉视为带领他们在这个陌生世界立足、发展的唯一领袖,认同感空前强烈。
一种“命运共同体”的意识,在天穹星的生灵中生根发芽。他们或许不完全理解星海深处的威胁究竟有多可怕,但他们相信带领他们走到今天的陆沉,愿意为了守护眼前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希望而奋斗。
反对的声音并未完全绝迹,但已彻底沦为边缘化的杂音,再也无法掀起任何风浪。整个社会呈现出一种空前的团结与凝聚力,如同被反复锻打的精钢,杂质被剔除,结构愈发紧密坚韧。
这一日,陆沉与李云瑶并肩站在统帅部的高台上,望着脚下这座灯火璀璨、秩序井然、充满了生机与力量的城市。
“现在,才算是真正站稳了脚跟。”李云瑶轻声道,语气中带着感慨。她亲身经历了从旧朝崩塌到新秩序建立的整个过程,深知赢得人心是何等不易。
陆沉目光深邃,缓缓道:“人心如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唯有以公心持正,以实事惠民,方能汇聚成势,无可阻挡。内患已平,人心已附,接下来……就该直面外部的风浪了。”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深邃的夜空,那里,隐藏着决定文明命运的答案,也可能是……最终的审判场。
天穹文明,在经历了内部的淬炼与整合后,终于可以心无旁骛地,将所有的力量与意志,投向那浩瀚而危险的星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