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穿越者学院(2 / 2)

“这将是一个浩大的工程……”苏文感叹,但眼中充满挑战的兴奋。

“正因其浩大,才必须做。”陆沉斩钉截铁,“学院将采用‘理论+实践+悟道’的三元教学模式。除了课堂学习,学员必须进入实验室、工厂、甚至随军见习。‘悟道舱’将作为重要辅助工具,用于模拟复杂环境和加速知识领悟。”

“第六,学院精神。 要着力培育‘开放、包容、求真、担当’的学院精神。鼓励学术争鸣,禁止门户之见。明确告知所有学员,他们肩负着文明存续的重任。”

陆沉的构想宏大而细致,描绘出了一幅令人向往的蓝图。赵明、艾拉、苏文都意识到了这件事的深远意义——这不仅仅是培养人才,更是在塑造天穹文明未来的灵魂。

“此事,利在千秋!”苏文激动地说,“老朽愿竭尽所能,促成此盛举!”

“我会立刻协调资源,优先保障学院建设用地和初期投入。”赵明也表态。

“科研团队会全力支持教材编纂和实验室建设。”艾拉补充道。

决议一旦形成,执行效率高得惊人。

新希望之城东南区域,一大片土地被划拨出来。数以万计的工程傀儡和建筑工人在符文技术和机械力量的协同下,日夜不停地施工。一座座融合了古典殿宇的恢宏与现代建筑流畅线条的奇特建筑群,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拔地而起。高耸的图书馆、充满未来感的实验楼、模拟各种环境的训练场、甚至还有一个小型的星舰 dock,构成了学院的雏形。

与此同时,一场声势浩大的人才招募行动在全境展开。无论是宗门子弟、寒门学子、穿越者青年还是表现出色的妖族后裔,只要通过初试,均可获得前往新希望之城参加最终选拔的机会。这在天穹星历史上是破天荒的,引发了巨大的社会反响。质疑、期待、观望……各种情绪交织。

教材编纂委员会迅速成立,由苏文和艾拉共同牵头。委员会内,经常可以看到白发苍苍的老符师为了一个能量转换公式与年轻的物理博士争得面红耳赤,也可以看到穿越者社会学家努力向历史学者解释博弈论……碰撞、磨合、再创造,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在践行融合的理念。

陆沉亲自为学院题写了校训——“格物致知,融汇贯通,守护苍生”,并将其镌刻在学院正门巨大的石碑上。

三个月后,天穹联合高等学院(民间俗称“穿越者学院”)举行了简朴而隆重的首届开学典礼。

广场上,站着首批通过残酷选拔的五千名学员。他们穿着统一的、兼具实用性与美观的学院制服,年轻的脸庞上洋溢着朝气、好奇与一丝紧张。他们的背景各异,眼神却同样清澈而坚定。

陆沉亲临典礼,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没有过多渲染战争的恐怖,而是强调了知识的力量、团结的意义和守护的责任。

“……你们手中的笔,未来可能绘制出拯救千万人的星图;你们脑中的公式,或许能点燃驱散黑暗的引擎;你们心中的信念,必将铸就文明不朽的丰碑!这里没有天生的贵族,只有未来的栋梁!学院赋予你们的不是特权,而是责任!望你们珍惜光阴,刻苦钻研,早日成为撑起这片天空的脊梁!”

典礼结束后,学员们怀着激动的心情走进了崭新的课堂。第一堂课,便是由一位原住民阵法大师和一位穿越者量子物理学家共同讲授的《能量本质概论》。起初的隔阂与困惑,在两位大师深入浅出、互相印证的讲解中,渐渐化为豁然开朗的兴奋。

穿越者学院,这座承载着文明希望的熔炉,终于正式点火。朗朗读书声与实验室的嗡鸣,取代了往日的沉寂。一批批年轻的灵魂在这里被点燃,他们的成长,将直接决定天穹文明能否在未来的惊涛骇浪中,找到那一线生机。

文明的延续,不仅需要锋利的剑,更需要无数铸造剑、挥舞剑、并懂得为何而挥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