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让自家娘子做灶台上的活计,她定会做得手忙脚乱,况且,她绣技不错,靠这个也能赚银钱。
刺绣可不能将手弄得太粗糙,丝线经不住刮蹭,
“大哥,我知自家娘子做不了灶台上的活计,哎,也不知我何时能在城中找到活计。”
“日日待在家中实在无聊,冬日不赚银钱,待到春忙,又得干地里的活计。”时家老三心中有些急。
农忙时,总想歇歇,冬闲时,又怕歇得太久。
“莫急莫急,待城中有好的活计,我便让人给你们带口信。”时九娘见他们急着找活计,手上端着茶水安抚。
这事急也无用,城中活计,一个萝卜一个坑。
“咱们慢慢来,这事可急不得。”
时家三兄弟点了点头,这事若是急有用,他们早将活计急出来了。
与叔公商定来的人选,时知夏起身摸了摸桌凳。
“堂叔,你这木匠活计做得真好。”
“知夏,哪位木匠活计好。”李三郎突地露头。
娘子刚怀孕,便急着将女儿接回。
李三郎想着女儿年纪还小,想给她做个小木床。
正想着,便听到知夏夸人木匠活计好。
“我家堂叔木匠活计好,李家大兄可要进来看看。”时知夏见是李三郎,笑着招手。
李三郎笑着应声,背手进了知夏家的院子。
“这便是你家堂叔。”为女儿寻木匠做小床,李三郎想着得用些心。
若是小床做差了,娘子定会责怪。
“自然,李家大兄,你吃朝食时,说我家院中的桌凳难看,你再仔细看看,可还难看。”
时知夏拍了拍自家桌凳,让李三郎近前来看。
院中桌凳,早已不是那时模样儿。
李三郎转了一圈,想着知夏堂叔手艺确实可圈可点,竟将那等歪扭桌凳做好了。
“知夏,我若是想做小儿木床,需多长时间。”
既然手艺不错,那便让知夏堂叔帮着做木床。
时知夏虽不懂木匠活,但她问得清清楚楚,小儿多高多大,想做多宽,她问得极为仔细。
李家大兄一时间被问住,没法,只能隔墙问自家娘子,自家女儿木床该做的大小。
正缝小衣的丽娘,听到郎君的问话,心中火气直冒,也不知怎的,昨日情绪还好。
今日情绪竟起伏不定,郎君只是问些小事,她心中便会生怒,若是不将怒气发出,她心里难受。
“你这问得,不像是伍儿的爹,倒像是陌生人。”丽娘一句呛声,心中火气散了不少。
李三郎见自家娘子生气,嘿嘿笑了几声,怪他怪他,平日里见到女儿,竟没注意这些事。
“娘子莫气莫气,气坏了身子可不好,知夏稍等一会儿,我去哄哄娘子。”李三郎无奈摊手。
时知夏眼里带笑,自己倒是不急,过了一会儿,李三郎去而复返,将想做的小床比划了下。
女儿如今有多高,李三郎也记在心中。
记下了这些后,时知夏问大堂兄,若是要做小儿木床,需多长时间多少木料和银钱。
“我家小儿的木床,五两内皆可做。”李三郎伸出五根手指,这是他心中的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