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凤大娘家里告辞,时九娘将心中的郁气叹出。
“梅娘这么好的姑娘,那李家真是不珍惜,家有贤妻,家宅才会安宁,娶个寡妇进门,李家以后定会出事。”
贤妇不要,竟要娶寡妇进门,真真是可笑。
这寡妇能在李寿还有娘子时,就与他勾勾搭搭,待进了李家门,说不定往后也会与旁的男人勾搭。
这样的女人,守不住心,也守不住身。
“娘还记得梅娘出嫁时,那李寿满心欢喜的模样儿。”
“真心易变,不过才三年便变了心,真是令人寒心。”
时知夏见她心中颇多感慨,握住她的手轻轻摇了摇:“咱们得往好处想,梅姐姐离开李家,是好事。”
“至于李寿早晚会遭报应,待梅姐姐将女儿接回,她们母女俩和乐过日子,李家的事定能淡忘。”
“遇着这样的人,就该将他彻底忘掉,不在心中留痕,若是时时记着他的伤害,那是给他脸。”时知夏冷哼了一声。
听到女儿这话,时九娘醒悟,可不是,若是总惦记着男人对自己的伤害,那才是放不下。
女儿能说出这话,时九娘放心不少。
以后女儿若是遇着喜爱的男人,定能将日子过得美美满满。
回了家,时知夏心中郁闷,想练字定心,越练越烦心,她撑着侧脸朝外头望,想起了李家大兄的期待。
“娘,咱们家里可还有糯米?”时知夏觉得还是做吃食更开心,能解闷,还能吃到可心的美食。
练字还得心静,心不静写出来的字丑得很。
这要是被宋郎君看到,也不知他会不会气得仰倒。
“糯米,娘找找。”时九娘见女儿脸上的笑容,语气也如往常般欢快,立马进屋打开陶罐。
她记着还有糯米,就是不多。
“知夏,家中有糯米,可是全要。”
“全要全要。”时知夏想到糯米鸡的美味,哼起了歌。
厨房有熏肉和五花肉,糯米里头放这些也好吃。
还有新鲜竹笋,到时候切碎,掺杂其中,正好解解腻。
“娘,糯米需浸泡两个时辰,我先准备馅料。”算了下时间,晚食之前应是能做好,先将馅料炒制。
时九娘应声,将糯米全浸上,擦干手上的水。
母女俩人忙得不亦乐乎,屋外,有人探头朝里头看。
“九娘,隔壁书铺怎的还没开张。”有街坊路过隔壁书铺,家中纸墨用完,想去书铺买些纸墨。
他一提,时九娘也想起,隔壁书铺许久没有开张。
张掌柜这是怎的了,说家中有事,怎的这么久还未归。
“不知,张掌柜回老家已一月有余,走前,他倒是于我说过,要回老家处理些家事,十天半月便回。”
这都一月有余,铺子再不开张,旁人还以为他不做生意了。
时家的肉汤铺与书铺,一前一后开张,时老爷子过世时,张掌柜还推迟了几天,帮了忙才回老家。
“哎,他家的纸墨比旁的书铺便宜,我还想多买些。”街坊无奈摇头,也不知家中有何事,生意也不做了。
时知夏将熏内放在案板上,听着外头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