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何雨柱的岳母回到自己家之后,徐慧珍也顺利地度过了月子期,并且结束了婚假和月子假,正式开始上班。
一开始,何雨柱和徐慧珍这对新手父母决定亲自照顾他们的孩子何晓晨。
然而,由于缺乏经验,他们常常在照顾孩子时感到手忙脚乱。
白天的时候,何雨柱在派出所工作,徐慧珍则在雪茹绸缎庄上班,两人都无法全身心地照顾孩子。
于是,前院儿的韩大爷和李大妈这对热心肠的老两口便主动前来帮忙照看何晓晨。
这可让老两口开心坏了,他们对照顾孩子充满热情,每天都兴致勃勃的,仿佛回到了年轻的二十岁,整天都精神焕发,容光满面。
有了韩大爷和李大妈的帮忙,何雨柱和徐慧珍终于能够稍稍松一口气,工作时也更加安心了。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忙碌了一天的人们纷纷归家。
而在何雨柱家中,一场温馨的家庭剧正在上演。
每天放学回家后,她的第一句话总是:“哥哥,晓晨呢?”
或者“嫂子,我小侄子在哪儿了?”
仿佛这个家里最重要的人不是她的哥哥嫂嫂,而是那个现在还懵懵懂懂的小侄子。
面对何雨水如此关心孩子的态度,何雨柱夫妻俩常常感到哭笑不得。
他们不禁感叹,何雨水似乎比他们两个做父母的还要负责,还要在意这个何晓晨。
其实,何雨水对何晓晨的关心并非偶然。
自从哥哥嫂嫂结婚以后,她就一直期待着小侄子的降临。
当得知嫂子怀孕的消息时,她兴奋得像个孩子一样,整天念叨着小侄子的事情。
而当何晓晨终于出生后,她更是兴奋了,天天看着床上的何晓晨。
至于远在保城的何大清,何雨柱在结婚的时候,还是给他去了一封信。
而何大清收到何雨柱的来信,心中满是欢喜;孩子出生时,他又收到了何雨柱的来信,更是高兴得合不拢嘴。
在回信中,何大清表达了对何雨柱夫妻俩的祝福,同时也附上了几十块钱,作为给他们的结婚礼钱和孩子的满月钱。
他在信中解释说,由于工作繁忙,实在无法抽身回来,只能通过这种方式表达自己的心意。
当然何大清回不来,也算是合了何雨柱的心思,不回来才好,回来还省得尴尬。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几年的光阴如白驹过隙般转瞬即逝。
何晓晨也到了该上育红班的年纪,而如今的何雨水已然十几岁,已然是个亭亭玉立的少女了。
每天上学放学,她都不再需要徐慧珍的接送,完全可以独立自主地往返于学校和家之间。
这几年里,在何雨柱和徐慧珍这对夫妻的悉心照料下,何雨水如同春天里的花朵一般,渐渐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美丽。
身材愈发窈窕,面容也愈发红润,宛如出水芙蓉一般清新脱俗。
何雨水在成长的过程中,虽然缺少了父亲的陪伴,但何雨柱却用他的关爱和呵护弥补了这一空缺。
尽管这份爱与父爱有所不同,但何雨水并没有因此而受到亏待,反而在这个温暖的家庭中茁壮成长。
这天,一家人围坐在桌子旁,正在吃着晚饭。
徐慧珍突然开口说道:“柱子,我发现最近粮食的价格好像涨得有点高啊。”她的话语中透露出一丝担忧。
何雨柱点了点头,附和道:“是啊,我也注意到了,现在连正常的价格都很难买到粮食了。”
自从去年开始,家里做饭的工作就被徐慧珍主动揽了过去。